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植物诱变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9-15页 |
·植物诱变育种成果 | 第9-10页 |
·诱变技术 | 第10-15页 |
·小麦突变体的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供试材料 | 第17页 |
·小麦材料 | 第17页 |
·菌种材料 | 第17页 |
·供试试剂 | 第17页 |
·供试仪器 | 第17页 |
·其它 | 第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21页 |
·小麦叶锈菌的纯化与扩繁 | 第17-18页 |
·叶锈菌的保存 | 第18页 |
·致病性鉴定 | 第18-19页 |
·小麦抗叶锈近等基因系的诱变 | 第19-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31页 |
·不同剂量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 | 第21-23页 |
·~(60)Coγ射线与叠氮化钠复合诱变对TcLr21发芽率的影响 | 第21页 |
·~(60)Coγ射线与甲基磺酸乙酯(EMS)复合诱变对TcLr10发芽率的影响 | 第21-22页 |
·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对TcLr44发芽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不同处理对小麦三叶期的影响 | 第23-24页 |
·~(60)Coγ射线与与叠氮化钠复合诱变对TcLr21三叶期的影响 | 第23页 |
·~(60)Coγ射线与甲基磺酸乙酯(EMS)复合诱变对TcLr10三叶期的影响 | 第23-24页 |
·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对TcLr44三叶期的影响 | 第24页 |
·不同处理对致死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60)Coγ射线与叠氮化钠复合诱变对TcLr21致死率的影响 | 第24页 |
·~(60)Coγ射线与甲基磺酸乙酯(EMS)复合诱变对TcLr10致死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甲基磺酸乙酯(EMS)对TcLr44致死率的影响 | 第25页 |
·不同剂量处理对抗病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60)Coγ射线与甲基磺酸乙酯(EMS)复合诱变对TcLr10抗病性的影响 | 第25-26页 |
·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对TcLr44抗病性的影响 | 第26-27页 |
·诱变对植株株形的影响 | 第27-31页 |
4 讨论 | 第31-37页 |
·关于诱变技术 | 第31页 |
·关于诱变材料的选择 | 第31-32页 |
·关于生长抑制 | 第32-33页 |
·关于抗性突变 | 第33-34页 |
·关于小麦锈病 | 第34-35页 |
·关于三叶期 | 第35页 |
·植物诱变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35-36页 |
·突变体的相关理论研究薄弱 | 第35页 |
·突变体的收集和利用率低 | 第35-36页 |
·诱变的随机性大 | 第36页 |
·下一步工作展望与计划 | 第36-37页 |
5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附录A | 第43-44页 |
附录B | 第44-45页 |
附录C | 第45-46页 |
附录D | 第46-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作者简历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