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线粒体DNA高效提取技术体系的建立及其RAPD分析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 1 前言 | 第11-26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5页 |
|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 ·植物雄性不育概况 | 第12页 |
| ·细胞核雄性不育 | 第12-13页 |
| ·细胞质雄性不育 | 第13页 |
| ·胞质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 ·叶绿体基因组的特点 | 第14页 |
| ·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叶绿体基因研究 | 第14-15页 |
| ·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 | 第15页 |
| ·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线粒体基因研究 | 第15-18页 |
| ·柑橘不育性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 ·柑橘无核品种的选育情况 | 第18-20页 |
| ·柑橘雄性不育的主要类型 | 第20-21页 |
| ·花粉及花粉母细胞退化 | 第20页 |
|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异 | 第20页 |
| ·花粉粒的退化 | 第20页 |
| ·环境影响 | 第20-21页 |
| ·分子标记概述 | 第21-25页 |
| ·分子标记的概念 | 第21页 |
| ·分子标记的种类 | 第21-23页 |
| ·分子标记在CMS研究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 ·关于RAPD技术 | 第24-25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5-26页 |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 ·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材料 | 第26页 |
| ·线粒体DNA提取材料 | 第26页 |
| ·RAPD分析材料及引物来源 | 第26-27页 |
| ·实验方法 | 第27-31页 |
| ·所需试剂及缓冲液的配制 | 第27-28页 |
|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28-29页 |
| ·材料的预处理 | 第28页 |
| ·培养方法 | 第28-29页 |
| ·线粒体DNA的提取与纯化 | 第29-30页 |
| ·线粒体的提取和纯化 | 第29页 |
| ·线粒体裂解及DNA纯化 | 第29-30页 |
| ·线粒体活性、线粒体DNA质量及活性检测 | 第30页 |
| ·RAPD分析及电泳检测 | 第30-31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7页 |
| ·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31-32页 |
| ·mtDNA提取及纯化 | 第32-35页 |
| ·mtDNA提取与纯化质量 | 第32-34页 |
| ·材料的选择 | 第32页 |
| ·材料的用量 | 第32页 |
| ·缓冲液成分对mtDNA提取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裂解温度及时间对mtDNA产率的影响 | 第33页 |
| ·KAC的用量对mtDNA提取结果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影响mtDNA产率的其他因素 | 第34页 |
| ·线粒体活性分析 | 第34-35页 |
| ·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 | 第35页 |
| ·mtDNA的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 | 第35页 |
| ·mtDNA的RAPD分析 | 第35-37页 |
| ·引物的筛选 | 第35页 |
| ·mtDNA的RAPD分析 | 第35-37页 |
| 4 讨论 | 第37-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7页 |
| 图版和说明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