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甜菜夜蛾暴发的原因 | 第13-15页 |
·种植结构的变革 | 第13页 |
·气候条件的变化 | 第13-14页 |
·迁飞习性 | 第14页 |
·天敌因子 | 第14-15页 |
·当前转基因棉花的研究、种植概况 | 第15-16页 |
·Bt 蛋白杀虫机制 | 第16页 |
·影响Bt 毒蛋白活性表达的因素 | 第16-19页 |
·植物本身 | 第16-18页 |
·植物形态方面的因素 | 第16-17页 |
·植物体内生化物质 | 第17-18页 |
·昆虫自身调节方面 | 第18-19页 |
·昆虫中肠蛋白酶的调节 | 第18页 |
·昆虫体内解毒酶的调节 | 第18-19页 |
·国内外转基因棉花对甜菜夜蛾抗性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转基因棉对甜菜夜蛾生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第20-21页 |
·Bt 杀虫蛋白对鳞翅目昆虫生理的影响 | 第20页 |
·转基因棉对甜菜夜蛾生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第20-21页 |
2 立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第21-23页 |
·立题依据 | 第21-22页 |
·目的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甜菜夜蛾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 第23-3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虫源 | 第23页 |
·试验材料及种植方式 | 第23-24页 |
·甜菜夜蛾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组建 | 第24页 |
·试验条件 | 第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取食不同品种的棉花食料对甜菜夜蛾蛹重与成虫产卵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取食不同品种棉花后的甜菜夜蛾幼虫存活率比较 | 第25-27页 |
·取食不同品种棉花后的甜菜夜蛾实验种群生命表 | 第27-30页 |
3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转基因抗虫棉对甜菜夜蛾幼虫生长发育及其营养指标的影响 | 第32-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虫源 | 第32页 |
·试验材料及种植方式 | 第32页 |
·转基因抗虫棉苗期抗虫性测定 | 第32-33页 |
·转基因抗虫棉现蕾开花期抗虫性测定 | 第33页 |
·转基因抗虫棉蕾铃盛期抗虫性测定 | 第33页 |
·甜菜夜蛾营养指标的测定 | 第33页 |
·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甜菜夜蛾幼虫取食苗期不同棉花品种叶片对存活与生长发育影响 | 第34页 |
·甜菜夜蛾幼虫取食现蕾开花期不同棉花品种叶片对存活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4-35页 |
·甜菜夜蛾幼虫取食蕾铃盛期不同棉花品种叶片对存活与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5页 |
·不同棉花品种对甜菜夜蛾各营养指标的影响 | 第35-38页 |
3 讨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甜菜夜蛾取食转基因棉花品种后的 生理生化反应 | 第39-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2页 |
·虫源 | 第39页 |
·试验材料及种植方式 | 第39页 |
·转Bt 基因棉对甜菜夜蛾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39-42页 |
·甜菜夜蛾中肠消化酶液的制备 | 第39-40页 |
·中肠蛋白酶比活力的测定 | 第40页 |
·中肠淀粉酶比活力的测定 | 第40-41页 |
·中肠脂肪酶比活力的测定 | 第41-42页 |
·酶源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42页 |
·统计分析 | 第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取食不同棉花品种甜菜夜蛾幼虫中肠酶源蛋白质的表达量 | 第42-43页 |
·取食不同棉花品种对甜菜夜蛾幼虫中肠消化酶比活力的影晌 | 第43-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不同品种棉田甜菜夜蛾自然种群生命表 | 第47-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49页 |
·虫源 | 第47-48页 |
·试验材料及种植方式 | 第48页 |
·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组建 | 第48-49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不同棉花品种棉田苗期甜菜夜蛾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分析 | 第49-51页 |
·影响甜菜夜蛾自然种群增长的作用因子分析 | 第51-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