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34页 |
·生物柴油(Biodiesel)概述 | 第11页 |
·生物柴油的发展背景 | 第11页 |
·生物柴油的主要特性 | 第11-13页 |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 | 第13-29页 |
·直接混合法 | 第13-14页 |
·微乳法 | 第14页 |
·高温裂解法 | 第14-15页 |
·酯交换法 | 第15-28页 |
·超临界醇法 | 第28-29页 |
·生物柴油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29-33页 |
·生物柴油国外发展状况 | 第29-32页 |
·生物柴油国内发展状况 | 第32-33页 |
·选题意义及本实验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2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34-43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实验原料 | 第34页 |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34-36页 |
·酯交换反应 | 第36-3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产物的定性分析 | 第37-40页 |
·气相色谱测定脂肪酸甲酯计算大豆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转化率和甘油滴定计算大豆油和甲醇酯交换反应转化率的比较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3页 |
3 特种聚醚砜型树脂制备线型季铵盐阴离子型树脂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的研究 | 第43-56页 |
·实验部分 | 第43-47页 |
·实验原料 | 第43-44页 |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44-45页 |
·氯甲基丁醚的制备 | 第45页 |
·特种聚醚砜制备线型季铵盐阴离子型树脂和二氧化硅共混物(QAPPES/SiO_2) | 第45-47页 |
·QAPPES/SiO_2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 | 第47页 |
·催化剂重复使用的反应 | 第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4页 |
·PPES的粘度 | 第47页 |
·CMPPES氯甲基化程度的表征 | 第47-48页 |
·产物的定性分析 | 第48-51页 |
·催化剂QAPPES/SiO_2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催化活性 | 第51-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4 通用聚醚砜型树脂制备线型季铵盐型阴离子型树脂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的研究 | 第56-68页 |
·实验部分 | 第56-59页 |
·实验原料 | 第56-57页 |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57页 |
·通用聚醚砜制备线型季铵盐阴离子型树脂和二氧化硅共混物(QAPSF/SiO_2) | 第57页 |
·QAPSF/SiO_2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 | 第57-58页 |
·催化剂重复使用的反应 | 第58-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6页 |
·PSF的粘度 | 第59页 |
·CMPSF氯甲基化程度的表征 | 第59-60页 |
·产物的定性分析 | 第60-62页 |
·催化剂QAPSF/SiO_2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催化活性 | 第62-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5 商用大孔阴离子型树脂催化大豆油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的研究 | 第68-82页 |
·实验部分 | 第68-71页 |
·实验原料 | 第68-70页 |
·实验仪器及测试方法 | 第70-71页 |
·D201和D202催化大豆油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 | 第71页 |
·催化剂重复使用的反应 | 第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81页 |
·产物的定性分析 | 第71-76页 |
·催化剂D201、D202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催化活性 | 第76-81页 |
·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