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神损害赔偿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10-11页 |
| 第2章 精神损害赔偿概述 | 第11-19页 |
| ·精神损害和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及涵义 | 第11-14页 |
| ·精神损害 | 第11-12页 |
| ·精神损害赔偿 | 第12-14页 |
| ·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发展 | 第14-15页 |
| ·萌芽时期 | 第14-15页 |
| ·形成时期 | 第15页 |
| ·完备时期 | 第15页 |
| ·大陆法系国家及我国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 | 第15-19页 |
| ·德国民法 | 第15-16页 |
| ·法国民法 | 第16页 |
| ·我国的规定 | 第16-19页 |
| 第3 章 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 | 第19-21页 |
| ·补偿功能 | 第19页 |
| ·抚慰功能 | 第19-20页 |
| ·惩罚功能 | 第20-21页 |
| 第4 章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 第21-24页 |
| ·精神性人格权受侵犯,致精神利益减损的 | 第21-22页 |
| ·物质性人格权受侵犯,致精神利益减损的 | 第22页 |
| ·侵犯具有精神性价值的财产权益而致精神利益减损的 | 第22-24页 |
| 第5 章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 第24-32页 |
|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基本根据 | 第24页 |
| ·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 | 第25-28页 |
| ·区分不同损害的赔偿方法 | 第25-26页 |
| ·最高限额赔偿方法 | 第26-27页 |
| ·酌定赔偿方法 | 第27-28页 |
| ·影响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主要因素 | 第28-32页 |
| ·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 第29页 |
| ·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 第29页 |
| ·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 第29-30页 |
| ·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 第30页 |
| ·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 第30页 |
| ·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 第30-32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 致谢 | 第35-36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