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提出问题 | 第9-12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应用的背景 | 第9-10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应用的意义 | 第10-12页 |
·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本文的结构 | 第12-14页 |
2 资产证券化的理论概述 | 第14-23页 |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及分类 | 第14-15页 |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第14页 |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 第14-15页 |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原理 | 第15-16页 |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 | 第15页 |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 | 第16-20页 |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 第16-17页 |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流程 | 第17-20页 |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和意义 | 第20-23页 |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 第20-21页 |
·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 第21-23页 |
3 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实践与借鉴 | 第23-33页 |
·国外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 第23-27页 |
·美国的资产证券化 | 第23-25页 |
·日本的资产证券化 | 第25-27页 |
·国外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借鉴 | 第27-33页 |
·中国的资产证券化 | 第27-31页 |
·国外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借鉴 | 第31-33页 |
4 电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9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环境分析 | 第33-34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34-35页 |
·电力行业融资需求巨大 | 第34-35页 |
·电力资产流动性不足 | 第35页 |
·电力行业急需拓宽融资渠道 | 第35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第35-38页 |
·电力资产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 | 第35-36页 |
·电力资产信用等级较高 | 第36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可以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监管 | 第36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更具融资优势 | 第36-38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的需求分析 | 第38-39页 |
5 电力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应用的模式设计 | 第39-47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模式设计的原则 | 第39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模式设计的关键 | 第39-41页 |
·电力基础资产的选择 | 第39页 |
·特殊目的载体(SPV)的设计与选择 | 第39-40页 |
·交易结构的选择 | 第40-41页 |
·电力资产的信用评级与增级 | 第41页 |
·证券化产品的设计 | 第41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的两种可选择模式 | 第41-45页 |
·SPT模式 | 第41-43页 |
·SPC模式 | 第43-45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的推广原则 | 第45-47页 |
6 电力资产证券化应用的障碍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 第47-54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应用存在一定的障碍 | 第47-50页 |
·电力的行业性障碍 | 第47-48页 |
·电力资产证券化的制度障碍 | 第48-50页 |
·我国电力资产证券化应用的政策建议 | 第50-54页 |
·克服行业性障碍的建议 | 第50-51页 |
·克服制度性障碍的建议 | 第51-54页 |
7 结束语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0页 |
附录1: 2005年以来主要资产证券化相关立法与规范性文件 | 第59页 |
附录2: 2005年以来设立的企业资产证券化项目 | 第59-60页 |
详细摘要 | 第60-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