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的理论分析 | 第20-32页 |
·行政管理体制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体制 | 第20-21页 |
·管理体制 | 第21-22页 |
·行政管理体制的内涵 | 第22-23页 |
·构成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要素 | 第23-24页 |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范围界定 | 第24-28页 |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概念界定 | 第24-25页 |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范围界定 | 第25-26页 |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主要职能界定 | 第26-27页 |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机构 | 第27-28页 |
·建立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和原则 | 第28-32页 |
·建立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 | 第28-29页 |
·建立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的原则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发达国家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以及启示 | 第32-39页 |
·美国的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 | 第32-34页 |
·英国的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 | 第34-35页 |
·日本的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 | 第35-36页 |
·国内外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的启示及借鉴 | 第36-39页 |
·设置综合性运输行政管理机构当属发展之必然 | 第36-37页 |
·按照道路运输运行规律设置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 | 第37页 |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 第37-38页 |
·建立健全道路运输法律法规并推进法制化和规范化 | 第38页 |
·正确处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自发调节的关系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道路运输业及运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 第39-52页 |
·道路运输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9-42页 |
·我国道路运输业现状 | 第39-42页 |
·道路运输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2页 |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 | 第42-47页 |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 | 第42页 |
·我国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 第42-45页 |
·现有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模式 | 第45-47页 |
·现有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组织结构 | 第47页 |
·现行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主要问题 | 第47-52页 |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不顺畅 | 第48页 |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机制不灵活 | 第48-49页 |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机构人员臃肿与素质偏低 | 第49页 |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思想及管理方式落后且管理手段单一 | 第49-50页 |
·行业法规层次低导致执法不严 | 第50页 |
·行业中介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 第50-52页 |
第五章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架构 | 第52-58页 |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 | 第52-53页 |
·我国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设想 | 第53-58页 |
·统一的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模式 | 第53-54页 |
·充实完善的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 | 第54-56页 |
·统一的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机构设置 | 第56页 |
·素质过硬的专业道路运输行政管理队伍 | 第56-58页 |
第六章 保障道路运输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的建议 | 第58-62页 |
·增强体制改革的紧迫感以推进新体制的建立 | 第58页 |
·完善充实管理职能以加快运输行政管理职能转变 | 第58-59页 |
·加强队伍建设以提高管理水平 | 第59-60页 |
·切实加大道路运政管理法制化建设的步伐以加大法制化建设 | 第60页 |
·引导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市场管理以发挥其市场辅助作用 | 第60-6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2-64页 |
·主要观点和结论 | 第62-63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