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我国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和框-筒结构的现行设计思路 | 第12页 |
·按现行规范设计的框-剪和框-筒结构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2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程序 | 第19-37页 |
·程序的基本假定 | 第19-20页 |
·单元的模型化及恢复力滞回曲线 | 第20-32页 |
·梁柱单元的模型化及恢复力滞回曲线 | 第21-26页 |
·连梁单元的模型化及恢复力滞回曲线 | 第26-27页 |
·剪力墙的模型化及恢复力滞回曲线 | 第27-32页 |
·输入地震动的处理 | 第32-37页 |
·记录加速度时程的影响因素 | 第32-33页 |
·选择记录加速度时程的原则以及标定方法 | 第33-37页 |
3 框架、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受力机理对比 | 第37-51页 |
·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 | 第37-38页 |
·框架-剪力墙的受力特点 | 第38-42页 |
·剪力墙的受力特点 | 第38-40页 |
·框架-剪力墙的变形特点 | 第40-41页 |
·框架-剪力墙的定义 | 第41-42页 |
·框架-核心筒的受力特点 | 第42-44页 |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的内力分布特征 | 第44-47页 |
·关于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中框架部分承担最小地震剪力 | 第47-48页 |
·框架、框架-剪力墙及框架-核心筒倾覆力矩在各部分的分配 | 第48-51页 |
4 典型框架-剪力墙及框架-核心筒结构弹性分析 | 第51-69页 |
·引言 | 第51-52页 |
·典型结构的选型 | 第52-53页 |
·三维空间结构的平面简化 | 第53-57页 |
·结构荷载取定 | 第57页 |
·关于结构建模的若干问题 | 第57-58页 |
·弹性内力分析结果整理 | 第58-65页 |
·竖向荷载作用下弹性内力分析 | 第58-59页 |
·二阶效应在结构内力计算中的反映 | 第59-60页 |
·地震作用下结构总体信息 | 第60-62页 |
·连梁的弹性内力分析汇总 | 第62-63页 |
·楼层剪力沿楼层的分布以及对框架部分设计楼层剪力的讨论 | 第63-65页 |
·结构配筋说明 | 第65-69页 |
5 框架-剪力墙及框架-核心筒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规律研究 | 第69-99页 |
·引言 | 第69页 |
·非线性分析前的若干问题 | 第69-70页 |
·结构失效标准的确定 | 第69-70页 |
·记录加速度时程信息汇总 | 第70页 |
·非线性分析结果整理 | 第70-79页 |
·位移反应 | 第70-73页 |
·塑性铰分布情况 | 第73页 |
·结构内力反应 | 第73-79页 |
·与berkeley 所做的框架-剪力墙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结果对比 | 第79页 |
·连梁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延性需求 | 第79-83页 |
·各模型结构连梁在罕遇地震下的延性需求 | 第80-81页 |
·影响连梁延性需求的因素分析 | 第81-83页 |
·剪力墙和筒体部分抗震性能评价 | 第83-86页 |
·剪力墙各墙肢之间内力的重分布 | 第83-84页 |
·剪力墙抗弯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84-85页 |
·剪力墙抗剪能力评价分析 | 第85-86页 |
·框架-剪力墙和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部分反应性态分析 | 第86-90页 |
·关于高规8.1.4 条框架部分承担最小楼层剪力调整措施的讨论 | 第86-87页 |
·框-剪和框-筒结构的框架在罕遇地震下保持弹性的原因分析 | 第87-89页 |
·框架-剪力墙和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剪力墙对框架部分的扶持作用 | 第89-90页 |
·结构的抗弯、抗剪超强以及抗弯超强可能对抗剪不利的分析 | 第90-93页 |
·结构各层反应的相似性和滞后性 | 第93-97页 |
·填充墙对结构反应的影响 | 第97-9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3页 |
·本论文主要结论 | 第99-100页 |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00-103页 |
致谢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9页 |
附录 A | 第109-112页 |
附录 B | 第112-114页 |
附录 C | 第114-119页 |
附录 D | 第119-123页 |
附录 E | 第123-149页 |
附录 F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