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重庆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9页
1 绪论第9-14页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问题的提出第9页
     ·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2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基本框架第12-13页
     ·研究方法第13页
   ·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第13-14页
     ·主要创新点第13页
     ·存在的不足第13-14页
2 区域经济合作的相关理论第14-23页
   ·对区域、区域经济合作的界定第14-15页
     ·区域的含义第14页
     ·区域经济合作的含义第14-15页
   ·区域经济合作的理论第15-23页
     ·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第16-19页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第19-21页
     ·区域产业开发理论第21-23页
3 重庆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第23-33页
   ·重庆经济发展状况第23-26页
     ·重庆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第23-25页
     ·重庆市三大经济区经济发展情况第25-26页
   ·“泛珠三角”经济发展状况第26-28页
   ·加强两地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第28-33页
     ·可以提升两地经济发展水平第28-31页
     ·可以优化两地产业结构第31-33页
4 重庆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比较分析第33-38页
   ·比较两地发展差异的标准选择第33页
   ·两地经济发展的差异比较第33-35页
     ·综合经济实力差异第33-34页
     ·产业结构差异第34页
     ·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第34-35页
     ·经济国际化程度差异第35页
   ·两地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第35-38页
     ·地理条件的制约第35-36页
     ·劳动力素质存在差异第36-37页
     ·市场条件的限制第37-38页
5 重庆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可行性和制约因素第38-43页
   ·两地经济合作的可行性第38-41页
     ·西部大开发战略安排为两地合作搭建了平台第38-39页
     ·交通网络建设为两地合作提供了保障第39-40页
     ·成渝经济交流为两地合作提供了借鉴第40-41页
   ·两地经济合作面临的制约因素第41-43页
     ·行政区划障碍第41-42页
     ·基础设施障碍第42页
     ·产业同构障碍第42页
     ·制度性障碍第42-43页
6 促进重庆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研究第43-53页
   ·两地经济合作的定位和战略选择第43-47页
     ·两地经济合作的原则第43页
     ·两地经济合作的定位第43-44页
     ·两地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第44-45页
     ·两地经济合作的战略选择第45-47页
   ·两地经济合作中的主要措施第47-53页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第47页
     ·发挥城市群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第47页
     ·加强两地重点领域合作第47-51页
     ·正确认识双方合作的负面影响第51-53页
7 案例分析:打造重庆与“泛珠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运输体系第53-56页
   ·两地建立一体化运输体系的背景第53-54页
   ·两地一体化运输合作的原则第54页
   ·两地一体化运输体系合作的方向第54页
   ·两地一体化运输体系合作的机制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第58-60页
 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第58-59页
 2. 致谢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实践的研究--以河北定州、河南兰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例
下一篇: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结构与市场绩效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