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SCAR标记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 金针菇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金针菇的不亲和性因子 | 第11页 |
·金针菇的染色体组型 | 第11页 |
·金针菇的子实体颜色 | 第11-12页 |
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12-25页 |
·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遗传连锁图谱的应用 | 第15-16页 |
·用于图谱构建的遗传标记 | 第16-23页 |
·用于图谱构建的分离群体 | 第23-24页 |
·连锁分析和图谱构建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构图群体的创建 | 第25-32页 |
1. 金针菇的杂交 | 第25-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分析 | 第26-28页 |
2 作图群体菌株的获得 | 第28-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3 讨论 | 第30-32页 |
·亲本的选择 | 第30页 |
·金针菇的原生质体单核化杂交 | 第30-32页 |
第三章 RAPD、SRAP、ISSR标记的筛选 | 第32-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2-34页 |
·供试菌株 | 第32页 |
·培养基 | 第32页 |
·试剂 | 第32页 |
·培养基 | 第32页 |
·DNA提取 | 第32页 |
·基因组 DNA的电泳检测 | 第32页 |
·RAPD引物的筛选 | 第32-33页 |
·SRAP引物的筛选 | 第33页 |
·ISSR引物的筛选 | 第33-34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DNA的提取 | 第34页 |
·RAPD引物的筛选结果 | 第34-36页 |
·SRAP引物的筛选结果 | 第36-37页 |
·ISSR引物的筛选结果 | 第37-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RAPD标记的筛选 | 第38-39页 |
·SRAP标记的筛选 | 第39页 |
·ISSR标记的筛选 | 第39-40页 |
第四章 SCAR标记的建立 | 第40-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4页 |
·供试菌株 | 第40页 |
·试剂 | 第40页 |
·培养基 | 第40-41页 |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41-43页 |
·目的基因的测序 | 第43页 |
·SCAR标记的引物设计 | 第43页 |
·SCAR标记的验证 | 第43-44页 |
·单孢群体的SCAR标记分析 | 第44页 |
2 结果分析 | 第44-66页 |
·多态性条带的回收纯化结果 | 第44页 |
·转化与阳性克隆的筛选 | 第44-45页 |
·阳性克隆的验证 | 第45-46页 |
·测序结果的检验 | 第46-52页 |
·SCAR标记的引物设计 | 第52-54页 |
·SCAR标记的验证及退火温度的优化 | 第54页 |
·金针菇120个单孢群体的SCAR标记分析 | 第54-66页 |
3 讨论 | 第66-68页 |
·多态性条带的克隆与测序 | 第66页 |
·SCAR标记引物的设计 | 第66-67页 |
·SCAR标记分析 | 第67-68页 |
第五章 SCAR标记的连锁分析及连锁群的构建 | 第68-79页 |
1 SCAR标记的统计分析 | 第68-69页 |
·统计方法 | 第68页 |
·结果分析 | 第68-69页 |
·讨论 | 第69页 |
2 与子实体颜色连锁的SCAR标记 | 第69-71页 |
·供试菌株 | 第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9页 |
·结果分析 | 第69-71页 |
·讨论 | 第71页 |
3 MIP基因与A交配型因子 | 第71-75页 |
·供试菌株 | 第71页 |
·试剂与方法 | 第71-72页 |
·结果分析 | 第72-75页 |
·讨论 | 第75页 |
4 SCAR标记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 第75-79页 |
·Mapmaker软件及构图方法 | 第75-76页 |
·结果分析 | 第76-77页 |
·讨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