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9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概况 | 第12-30页 |
·DNA的结构 | 第12页 |
·DNA与不同靶向物质的相互作用 | 第12-25页 |
·靶向物质的种类 | 第12-18页 |
·作用方式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5页 |
·光谱法 | 第20-24页 |
·凝胶电泳法 | 第24页 |
·电化学研究方法 | 第24页 |
·其它方法 | 第24-25页 |
·DNA修饰电极的研究 | 第25-29页 |
·DNA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25-27页 |
·DNA修饰电极的表征 | 第27页 |
·核酸修饰电极在核酸研究中的应用 | 第27-29页 |
·核酸的痕量分析 | 第27-28页 |
·DNA修饰电极用于生物传感器 | 第28-29页 |
·生物芯片技术简介 | 第29-30页 |
·展望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9页 |
第二章 DNA与槲皮素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 第39-52页 |
·引言 | 第39-40页 |
·实验部分 | 第40-42页 |
·试剂 | 第40页 |
·仪器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41页 |
·循环伏安实验 | 第41页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实验 | 第41-42页 |
·交流阻抗实验 | 第4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2-48页 |
·循环伏安检测 | 第42-43页 |
·SECM检测 | 第43-46页 |
·交流阻抗检测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第三章 灿烂甲酚蓝的电化学性质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52-74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试剂 | 第53页 |
·仪器 | 第53-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修饰电极的制备 | 第54页 |
·循环伏安实验 | 第54页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实验 | 第54页 |
·交流阻抗实验 | 第54-55页 |
·紫外—可见光谱实验 | 第55页 |
·黏度实验 | 第5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55-69页 |
·支持电解质的选择 | 第55页 |
·灿烂甲酚蓝的电化学性质 | 第55-63页 |
·灿烂甲酚蓝与DNA的相互作用 | 第63-69页 |
·循环伏安检测 | 第63-65页 |
·SECM检测 | 第65-66页 |
·交流阻抗检测 | 第66-68页 |
·紫外可见光谱检测 | 第68-69页 |
·黏度测定 | 第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