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9页 |
| 1.板栗疫病菌 | 第9-10页 |
| ·板栗疫病 | 第9页 |
| ·病原菌形态特征 | 第9-10页 |
| ·病原菌的培养性状 | 第10页 |
| 2 低毒病毒 | 第10-11页 |
| ·低毒现象 | 第10-11页 |
| ·低毒病毒的发现 | 第11页 |
| ·低毒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页 |
| 3.低毒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 第11-12页 |
| ·病毒病毒侵染宿主导致的症状 | 第11-12页 |
| ·低毒病毒/板栗疫病菌系统 | 第12页 |
| 4 真菌产孢相关基因的鉴定和克隆分析 | 第12-14页 |
| 5 板栗疫病菌基因功能的研究方法 | 第14-18页 |
| ·cDNA芯片研究板栗疫病菌的转录谱 | 第14页 |
| ·RNA沉默及在丝状真菌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 ·基于同源重组的基因敲除 | 第15-17页 |
| ·RNA沉默和基因敲除技术的比较 | 第17-18页 |
| 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9-43页 |
| 1 菌种 | 第19页 |
| ·真菌菌种 | 第19页 |
| ·细菌菌种 | 第19页 |
| 2 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 第19-21页 |
| ·板栗疫病菌培养基 | 第19-21页 |
| ·大肠杆菌培养基 | 第21页 |
| ·菌株培养条件 | 第21页 |
| 3 质粒DNA的提取 | 第21-23页 |
| ·质粒DNA的小规模提取 | 第21-22页 |
| ·质粒DNA的大规模提取 | 第22-23页 |
| 4 DNA的酶切 | 第23-24页 |
| 5 DNA片段的回收 | 第24-25页 |
| ·用低熔点琼脂糖凝胶回收DNA片段 | 第24页 |
| ·电透析法回收DNA片段 | 第24-25页 |
| ·采用DNA回收试剂盒 | 第25页 |
| 6 DNA的连接反应 | 第25-26页 |
| 7 质粒DNA的转化 | 第26-27页 |
| ·氯化铷法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第26-27页 |
| ·质粒DNA的热击转化 | 第27页 |
| 8 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和转化 | 第27-30页 |
| ·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 | 第27-28页 |
| ·真菌原生质体的再生 | 第28-29页 |
| ·真菌原生质体转化 | 第29-30页 |
| 9 真菌总DNA的提取 | 第30-31页 |
| 10 PCR反应 | 第31-34页 |
| ·普通PCR反应体系 | 第31-32页 |
| ·融合PCR反应体系 | 第32-33页 |
| ·PCR反应引物 | 第33-34页 |
| 11 Southern杂交 | 第34-36页 |
| ·向下毛细管转移法进行Southern印迹 | 第34-35页 |
| ·DNA印迹的杂交分析 | 第35-36页 |
| 12 真菌dsRNA的提取和纯化 | 第36-37页 |
| ·dsRNA的提取 | 第36-37页 |
| ·dsRNA的纯化 | 第37页 |
| 13 荧光定量PCR | 第37-39页 |
| ·引物设计 | 第37页 |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37-38页 |
| ·荧光定量PCR | 第38-39页 |
| 14 基因缺失片段的构建 | 第39-40页 |
| 15 5'RACE | 第40-43页 |
|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40-41页 |
| ·5'RACE | 第41-43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3-63页 |
| 1 板栗疫病菌的cpsr1基因 | 第43页 |
| 2 cpsr1基因全长cDNA及基因组序列的分析 | 第43-47页 |
| 3 cpsr1基因的功能验证 | 第47-55页 |
| ·cpsr1基因干扰质粒的构建 | 第47-50页 |
| ·cpsr1基因的RNA干扰株鉴定和表型分析 | 第50-55页 |
| 4 板栗疫病菌的cphyma基因 | 第55-56页 |
| 5 cphyma基因全长cDNA及基因组序列的分析 | 第56-59页 |
| 6 Cphyma基因缺失突变株的表型分析 | 第59-63页 |
| ·Cphyma基因敲除的策略 | 第59-60页 |
| ·Cphyma基因缺失突变株的表型 | 第60-63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63-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附录 实验中用到的主要仪器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