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联电缆铜导体预热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情况 | 第8-10页 |
| ·国外感应加热技术现状 | 第8页 |
| ·国内感应加热技术现状 | 第8-9页 |
| ·感应加热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感应加热电源的技术分析 | 第12-30页 |
| ·感应加热的原理 | 第12-15页 |
| ·电磁感应和感应加热 | 第12-13页 |
| ·电磁感应的三个效应 | 第13-15页 |
| ·固态电源拓扑结构分析 | 第15-28页 |
| ·整流器 | 第16-18页 |
| ·整流器概述 | 第16-17页 |
|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 ·平滑滤波器 | 第18-19页 |
| ·谐振逆变器 | 第19-20页 |
| ·谐振电路分析 | 第20-25页 |
| ·并联谐振电路分析 | 第20-22页 |
| ·串联谐振电路分析 | 第22-25页 |
| ·逆变器的对偶分析 | 第25-27页 |
| ·单相并联桥式逆变电路 | 第27-28页 |
| ·交联电缆铜导体加热分析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主要元器件 | 第30-36页 |
| ·无源器件 | 第30-31页 |
| ·电阻器的高频模型 | 第30页 |
| ·电容器的高频模型 | 第30-31页 |
| ·电感器的高频模型 | 第31页 |
| ·有源器件 | 第31-36页 |
| ·快恢复二极管 | 第31-32页 |
| ·IGBT 的结构与特性 | 第32-36页 |
| 第四章 主电路及控制策略 | 第36-50页 |
| ·整体框图 | 第36页 |
| ·主电路及控制、保护 | 第36-44页 |
| ·感应加热电源频率和功率的选择 | 第36-38页 |
| ·主电路 | 第38页 |
| ·电源装置输出功率调节 | 第38-39页 |
| ·整流侧控制 | 第39页 |
| ·逆变器控制与起动 | 第39-43页 |
| ·他激转自激零压起动 | 第40-42页 |
| ·IGBT 驱动电路 | 第42-43页 |
| ·电源保护 | 第43-44页 |
| ·主要元器件计算与选择 | 第44-50页 |
| ·电源元器件计算与选择 | 第44-48页 |
| ·感应器的计算与选择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测试结果 | 第50-55页 |
| ·测试条件 | 第50页 |
| ·测试过程 | 第50-55页 |
| ·整流器晶闸管驱动测试 | 第50-51页 |
| ·整流器输出测试 | 第51页 |
| ·IGBT 驱动测试 | 第51-52页 |
| ·逆变器输入端波形分析 | 第52-53页 |
| ·逆变器输出结果 | 第53页 |
| ·负载测试 | 第53-5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9-60页 |
| 详细摘要 | 第6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