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主要仪器与药品 | 第12-13页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41页 |
第一章 脑机接口研究概述 | 第14-28页 |
·脑机接口的出现 | 第14-15页 |
·脑机接口的组成 | 第15-16页 |
·信号采集系统 | 第15页 |
·信号处理系统 | 第15-16页 |
·信号输出系统和控制反馈系统 | 第16页 |
·脑机接口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 第16-27页 |
·无创间接BCI | 第16-19页 |
·有创直接BCI | 第19-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 第28-41页 |
·大脑皮层的结构 | 第28-30页 |
·大脑皮层的外部结构 | 第28-29页 |
·大脑皮层的层次结构 | 第29-30页 |
·局部场电位 | 第30-35页 |
·局部场电位的研究方法 | 第32-35页 |
·大脑皮层的功能 | 第35-40页 |
·大脑皮层的运动功能 | 第36-37页 |
·初级运动皮层 | 第37-39页 |
·后顶叶皮层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实验研究 | 第41-75页 |
前言 | 第41页 |
第三章 大鼠特定行为同步装置设计 | 第41-47页 |
·系统框图 | 第42-43页 |
·标示电路 | 第43-45页 |
·主要原件及特性 | 第43页 |
·数值计算及电路设计 | 第43-45页 |
·结果 | 第45-46页 |
·仿真电路连接 | 第45页 |
·效果图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大鼠特定行为下M1 的LFPs 变化研究 | 第47-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5页 |
·微电极的设计与制作 | 第47-51页 |
·实验动物 | 第51页 |
·大鼠特定行为的训练-饥饿法 | 第51页 |
·动物手术 | 第51-52页 |
·微电极的定位与埋置 | 第52页 |
·信号采集 | 第52-54页 |
·组织学位点鉴定 | 第54-55页 |
·信号分析 | 第55-56页 |
·结果 | 第56-63页 |
·蓝点鉴定 | 第56页 |
·通道噪声变化分析 | 第56-57页 |
·时域分析 | 第57-58页 |
·频谱和功率分布分析 | 第58-60页 |
·时频分析 | 第60-62页 |
·功率谱密度分析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65页 |
第五章 大鼠特定行为下M1 和PPC 的LFPs 的相关性研究 | 第65-7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6页 |
·微电极的选用 | 第65页 |
·实验动物 | 第65页 |
·大鼠特定行为的训练与手术操作 | 第65页 |
·微电极的定位与埋置 | 第65-66页 |
·信号采集 | 第66页 |
·组织学位点鉴定 | 第66页 |
·信号分析 | 第66-67页 |
·结果 | 第67-71页 |
·蓝点鉴定 | 第67-68页 |
·信号对比 | 第68-69页 |
·相位分析 | 第69-70页 |
·互相关分析 | 第70-71页 |
·讨论 | 第71-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课题总结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