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前言 | 第13-24页 |
1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 第13-14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测定 | 第14-15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 第15-19页 |
·有机溶剂提取 | 第15-16页 |
·水提取 | 第16页 |
·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 | 第16页 |
·超声提取法 | 第16-17页 |
·微波提取法 | 第17-18页 |
·半仿生提取 | 第18页 |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第18页 |
·酶法提取 | 第18-19页 |
2 花青素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花青素的结构、提取、分离与纯化 | 第20-21页 |
·花青素的生物活性 | 第21-24页 |
第一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黄酮甙元 | 第24-35页 |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24页 |
·材料 | 第24页 |
·试验仪器 | 第24页 |
·主要试剂 | 第24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样品制备 | 第24-25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24-25页 |
·供试样品液的制备 | 第25页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5页 |
·水解溶剂浓度的确定 | 第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33页 |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5-28页 |
·色谱柱的选择 | 第25-26页 |
·流动相的选择 | 第26页 |
·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26-28页 |
·流速的选择 | 第28页 |
·柱温的选择 | 第28页 |
·水解溶剂浓度的确定 | 第28-29页 |
·定性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29-30页 |
·定量分析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0-31页 |
·方法精密度实验 | 第31-32页 |
·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实验 | 第32页 |
·方法回收率实验 | 第32页 |
·样品分析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二章 高效薄层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黄酮甙元 | 第35-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35页 |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标准溶液制备 | 第35页 |
·样品液制备 | 第35页 |
·色谱条件 | 第35-36页 |
·薄层层析条件 | 第36页 |
·扫描条件 | 第36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薄层层析条件的确定 | 第36页 |
·茶叶黄酮薄层及光谱扫描 | 第36-38页 |
·稳定性实验 | 第38-39页 |
·标准曲线考察 | 第39-40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40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40-41页 |
·样品测定 | 第41页 |
3 讨论 | 第41-42页 |
第三章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中总黄酮的工艺优化 | 第42-49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2页 |
·材料 | 第42页 |
·试验仪器 | 第42页 |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2 方法 | 第42-44页 |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第42-43页 |
·样品的处理与测定 | 第43页 |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中黄酮的单因素实验 | 第43页 |
·乙醇对超声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3页 |
·超声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浸泡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3页 |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中黄酮的正交试验 | 第43-44页 |
·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 | 第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48页 |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中黄酮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44-47页 |
·乙醇浓度对超声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超声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5页 |
·不同浸泡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不同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中黄酮的正交试验结果 | 第47页 |
·最佳工艺条件的验证 | 第47-48页 |
4 讨论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茶叶中花青素的相关性质研究 | 第49-65页 |
1 材料与仪器、试剂 | 第49页 |
·材料 | 第49页 |
·试验仪器 | 第49页 |
·主要试剂 | 第49页 |
2 方法 | 第49-53页 |
·色谱条件 | 第49-50页 |
·茶叶花青素的提取、纯化 | 第50页 |
·PH示差法测定花青素总含量 | 第50-51页 |
·花青甙水解方法 | 第51页 |
·花青素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51-52页 |
·溶解性 | 第51页 |
·不同pH值下花青素的光谱特性及其稳定性 | 第51页 |
·热稳定性 | 第51页 |
·耐金属离子性 | 第51-52页 |
·V_c对花青素的影响 | 第52页 |
·还原剂和氧化剂对色素的影响 | 第52页 |
·光照的影响 | 第52页 |
·花青素的抗氧化能力 | 第52-53页 |
·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 | 第52页 |
·清除DPPH(N,N-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能力 | 第52-53页 |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 | 第5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3-65页 |
·溶解性 | 第54-55页 |
·不同PH值的光谱特性及其稳定性 | 第55-57页 |
·热稳定性 | 第57-59页 |
·耐金属离子性 | 第59-60页 |
·V_c对花青素的影响 | 第60-61页 |
·还原剂和氧化剂对色素的影响 | 第61-62页 |
·光照的影响 | 第62页 |
·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研究 | 第62-65页 |
·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 | 第62-63页 |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 第63-64页 |
·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1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茶叶中的黄酮甙元 | 第65页 |
2 高效薄层色谱法分析测定茶叶中的黄酮甙元 | 第65页 |
3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叶中总黄酮的工艺优化研究 | 第65页 |
4 茶叶中花青素的相关性质研究 | 第65-67页 |
·花青素的提取、纯化、检测 | 第65-66页 |
·花青素的理化性质 | 第66页 |
·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研究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