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1 综述 | 第15-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页 |
·徽州建筑文化的研究 | 第17页 |
·现代室内设计的研究 | 第17页 |
·建筑与室内本土化的研究 | 第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采用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的概念性架构 | 第19-20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0-21页 |
上篇 理论研究 | 第21-49页 |
2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的辨证关系 | 第21-28页 |
·文化的概念及属性 | 第21-22页 |
·文化的概念 | 第21页 |
·文化的属性 | 第21-22页 |
·传统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22-23页 |
·传统建筑文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23-24页 |
·现代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24-25页 |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化的辨证关系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3 现代室内设计概述 | 第28-39页 |
·现代室内设计的概念 | 第28页 |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 第28-30页 |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性质及工作范围 | 第29页 |
·建筑与室内的交叉范围 | 第29-30页 |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 | 第30页 |
·现代室内设计的内容 | 第30-33页 |
·现代室内设计的核心 | 第30-31页 |
·现代室内设计的内容 | 第31-33页 |
·现代室内设计的背景研究 | 第33-37页 |
·全球化 | 第33-34页 |
·信息化 | 第34-35页 |
·城市化 | 第35-36页 |
·生态观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4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与方法研究 | 第39-49页 |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则 | 第39-41页 |
·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 第39页 |
·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的文化基因 | 第39-40页 |
·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 | 第40页 |
·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文化心理的要求 | 第40-41页 |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的方法研究 | 第41-47页 |
·从哲学方法上研究——“伽达默尔效果历史”原则 | 第41-43页 |
·从建筑文化的特征上研究 | 第43-45页 |
·从具体手段上研究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中篇 徽州建筑文化研究 | 第49-138页 |
5 徽州建筑文化背景研究 | 第49-66页 |
·徽州建筑文化的界定 | 第49页 |
·徽州建筑文化的历史成因 | 第49-62页 |
·徽州建筑文化形成的社会因素 | 第49-52页 |
·徽州当时的科技水平 | 第52-53页 |
·徽州建筑文化形成的地域环境因素 | 第53-54页 |
·徽州建筑文化形成的意识形态因素 | 第54-62页 |
·徽州建筑文化与中华其它地区建筑文化的关系 | 第62-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6 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研究 | 第66-84页 |
·徽州古村落景观构成要素 | 第66-72页 |
·山与水 | 第66-68页 |
·植被与绿化 | 第68页 |
·耕地 | 第68-69页 |
·路巷 | 第69页 |
·建筑 | 第69-72页 |
·徽州古村落景观意象 | 第72-82页 |
·景观意象 | 第72-73页 |
·徽州古村落整体景观意象 | 第73-77页 |
·徽州古村落局部景观意象 | 第77-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83-84页 |
7 徽州建筑空间特征研究 | 第84-109页 |
·街巷空间 | 第84-93页 |
·街巷空间对室外空间的组织特征 | 第84-85页 |
·街巷空间的限定类型 | 第85-87页 |
·街巷空间的物质要素分析 | 第87-91页 |
·街巷空间的交叉口 | 第91-92页 |
·水街 | 第92-93页 |
·街巷空间的场所精神 | 第93页 |
·坦与水塘——面状空间 | 第93-99页 |
·坦 | 第93-94页 |
·水塘 | 第94-99页 |
·天井 | 第99-102页 |
·天井的概念 | 第99页 |
·天井对徽州古建筑的室内空间的组织 | 第99-101页 |
·天井的物质特征分析 | 第101-102页 |
·天井的精神功能 | 第102页 |
·庭院 | 第102-106页 |
·庭院空间性质与物理功能 | 第102-103页 |
·徽州庭院的物质特征分析 | 第103-106页 |
·徽州庭院意象与场所精神 | 第106页 |
·厅堂与住房 | 第106-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08-109页 |
8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 第109-127页 |
·徽州建筑各组成部分装饰 | 第109-115页 |
·梁架装饰 | 第109页 |
·天花 | 第109-110页 |
·槅扇 | 第110-111页 |
·楹联与匾额 | 第111-112页 |
·门罩与门楼 | 第112-113页 |
·马头墙 | 第113-115页 |
·徽州建筑装饰技艺与工艺特征 | 第115-124页 |
·砖雕 | 第115-116页 |
·石雕 | 第116-119页 |
·木雕 | 第119-123页 |
·彩绘 | 第123-124页 |
·徽州三雕的文化表达 | 第124-125页 |
·儒家文化精神 | 第124页 |
·吉祥如意 | 第124-125页 |
·耕读文化 | 第125页 |
·山水情怀 | 第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125-12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26-127页 |
9 徽州建筑文化的审美心理研究 | 第127-138页 |
·徽州建筑文化中的自然观 | 第127-129页 |
·天人合一的思想 | 第127-128页 |
·天人合德的思想 | 第128-129页 |
·徽州建筑文化中的社会观 | 第129-130页 |
·礼乐 | 第129页 |
·仁和 | 第129-130页 |
·徽州建筑审美文化心理积淀举要 | 第130-136页 |
·空间 | 第130-131页 |
·山水 | 第131-134页 |
·植物 | 第134-136页 |
·本章小结 | 第136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36-138页 |
下篇 徽州建筑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第138-194页 |
10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第139-151页 |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与现代室内中的景观设计 | 第139页 |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 | 第139-142页 |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自然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 | 第140-141页 |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非自然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第141-142页 |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意象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第142-149页 |
·徽州古村落的景观总体意象在共享空间中的运用 | 第142-144页 |
·徽州古村落的局部景观意象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第144-149页 |
·本章小结 | 第149-150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50-151页 |
11 徽州建筑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第151-173页 |
·徽州街巷空间在现代室内交通空间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第151-156页 |
·徽州街巷空间与现代室内交通空间 | 第151页 |
·徽州街巷空间在现代室内交通空间的继承与发展 | 第151-156页 |
·水塘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第156-162页 |
·共享空间与徽州古村落水塘空间 | 第156-157页 |
·水塘空间的室内化案例 | 第157-162页 |
·天井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第162-169页 |
·天井对徽州建筑空间的组织形式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的运用探索 | 第162-167页 |
·天井的形式特征与场所精神的特征引借 | 第167-169页 |
·庭院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第169-170页 |
·庭院空间与室内公共交流空间 | 第169页 |
·庭院空间特征引借案例 | 第169-170页 |
·厅堂空间特征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第170-171页 |
·厅堂空间与室内“秩序空间” | 第170-171页 |
·厅堂空间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案例 | 第171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172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72-173页 |
12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第173-191页 |
·徽州建筑装饰语汇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第173-180页 |
·梁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第173-174页 |
·“砌上露明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第174-175页 |
·槅扇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第175-176页 |
·楹联与匾额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第176页 |
·门罩与门楼 | 第176-177页 |
·马头墙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第177-178页 |
·雕饰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 第178-180页 |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在现代室内各情感空间中的运用 | 第180-186页 |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现代室内空间情感 | 第180页 |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秩序空间 | 第180-181页 |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平稳空间 | 第181-182页 |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怀古空间 | 第182-184页 |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悠闲空间 | 第184-185页 |
·徽州建筑装饰艺术与亲密空间 | 第185-186页 |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研究徽州雕饰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第186-190页 |
·本章小结 | 第190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90-191页 |
13 结论 | 第191-194页 |
图片来源 | 第194-19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99-203页 |
详细摘要 | 第203-2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