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1. 棉花腺体性状基因的遗传及低酚棉育种研究 | 第13-19页 |
·关于控制棉花腺体性状基因的遗传研究 | 第13-17页 |
·控制棉花腺体质量性状基因的遗传研究 | 第13-15页 |
·关于隐性基因的研究 | 第13-14页 |
·关于腺体复等位基因的研究 | 第14-15页 |
·关于Gl_2~e基因的研究 | 第15页 |
·低酚棉腺体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 第15-16页 |
·子叶腺体延缓形成特性的遗传研究 | 第16-17页 |
·低酚棉育种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世界各国低酚棉育种研究进展 | 第18页 |
·我国低酚棉育种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2. 棉酚的生物合成及分子克隆研究 | 第19-22页 |
·棉酚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9-20页 |
·与棉酚合成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研究 | 第20-22页 |
3. 目的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其图位克隆 | 第22-30页 |
·植物基因精细定位策略 | 第22-24页 |
·棉花分子遗传图谱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近等基因系法(Near isogenic lines,NILs) | 第23页 |
·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 | 第23-24页 |
·基因精细定位方法 | 第24-28页 |
·作图群体的建立 | 第24页 |
·与目的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的种类 | 第24-27页 |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 第24-25页 |
·CAPs(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 | 第25-26页 |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 第26页 |
·TRAP(Target Region Amplified Polymorphism) | 第26-27页 |
·目的基因的初步定位 | 第27页 |
·目的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27-28页 |
·植物基因精细定位的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图位克隆 | 第29-30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31-5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7页 |
·试验材料 | 第32页 |
·腺体性状的调查 | 第32页 |
·棉花DNA的提取 | 第32-34页 |
·SSR分析 | 第34-36页 |
·SSR引物 | 第34-35页 |
·SSR的反应体系及其 PCR程序 | 第35-36页 |
·SSR扩增产物的PAGE/银染检测 | 第36页 |
·标记基因型数据收集和分离比检测 | 第36页 |
·图谱的构建 | 第36-37页 |
·新标记的开发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形态性状的遗传分析 | 第37-38页 |
·Gl_2~e基因的初步定位 | 第38-39页 |
·Gl_2~e基因的精细定位 | 第39页 |
·新标记的开发及定位 | 第39-45页 |
3. 讨论 | 第45-50页 |
·Gl_2~e基因的遗传 | 第45页 |
·精细定位的影响因素 | 第45-48页 |
·表型鉴定的准确性 | 第45-46页 |
·双亲之间的遗传差异 | 第46页 |
·作图群体大小 | 第46页 |
·标准图谱的应用与图谱间的比较 | 第46-48页 |
·新标记的开发及定位研究 | 第48页 |
·植株有腺体种子无腺体棉花品种的研究 | 第48页 |
·本研究结果的应用 | 第48-50页 |
全文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61页 |
附表1 | 第61-83页 |
附表2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