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8页 |
| 前言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科学经历及贡献 | 第10-17页 |
| 一、早期岁月 | 第10-11页 |
| 二、游学欧洲 | 第11-12页 |
| 三、伯克利时期 | 第12-14页 |
| 四、原子弹工程 | 第14-15页 |
| 五、后期的科学工作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互补性思想与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管理 | 第17-25页 |
| 一、互补性思想的提出 | 第17-18页 |
| 二、奥本海默对互补性内涵的扩展 | 第18-20页 |
| 三、军事化、科学自主性与协调 | 第20-25页 |
| 第三章 开放性思想与原子能国际控制 | 第25-36页 |
| 一、开放性思想之开创 | 第25-26页 |
| 二、奥本海默对开放性思想的认同 | 第26-29页 |
| 三、基于开放性的国际控制 | 第29-30页 |
| 四、世界政府与国际控制之比较 | 第30-33页 |
| 五、艾奇逊—利连萨尔报告:基于开放性的国际控制思想的体现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奥本海默的科学政治观 | 第36-42页 |
| 一、氢弹之争 | 第36-38页 |
| 二、科学与政治互补关系 | 第38-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编著作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