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论文--脂肪族醇(醇、羟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论文--醇的衍生物论文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反应体系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4页
 参考文献第13-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56页
   ·二甲醚合成概述第14-20页
     ·甲醇脱水法制二甲醚第15-16页
     ·CO_2加氢合成二甲醚第16-18页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反应第18-20页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反应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第20-25页
     ·热力学分析第20-22页
     ·动力学分析第22-25页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反应的催化剂研究第25-39页
     ·催化剂研究进展第25-27页
       ·CO(CO_2)加氢合成甲醇催化剂第25-27页
       ·甲醇脱水催化剂第27页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7-28页
     ·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和反应机理第28-39页
       ·甲醇合成的活性中心和反应机理第28-35页
       ·变换反应的活性中心和反应机理第35-37页
       ·甲醇脱水的活性中心和反应机理第37-38页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反应的活性中心和反应机理第38-39页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反应的工程与工艺第39-42页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56页
第三章 实验总述第56-63页
   ·主要原料和试剂第56-57页
   ·催化剂制备第57页
   ·催化剂活性评价及分析方法第57-59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59-62页
     ·X-射线衍射(XRD)物相分析第59页
     ·组成分析(XRF)第59页
     ·形貌分析(SEM)第59页
     ·比表面和孔结构测定第59页
     ·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diff UV-Vis)第59-60页
     ·固体核磁共振第60页
     ·程序升温还原(TPR)第60页
     ·光电子能谱(XPS)第60-61页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第61页
     ·CO_2-程序升温脱附(C02-TPD)第61-62页
     ·原位反应红外实验第62页
 参考文献第62-63页
第四章反应条件对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反应体系的影响第63-91页
 引言第63页
   ·热力学平衡分析第63-72页
     ·反应体系热力学模型的建立第63-65页
     ·反应条件的影响第65-72页
       ·反应温度第65-67页
       ·反应压力第67-68页
       ·原料气中H_2/(H_2+CO)的影响第68-70页
       ·原料气中CO_2 含量的影响第70-72页
   ·活性评价实验第72-86页
     ·催化剂制备第73页
     ·催化剂表征第73-78页
       ·比表面及化学组成第73-74页
       ·催化剂表面形貌分析(SEM)第74-75页
       ·物相分析(XRD)第75-76页
       ·程序升温还原分析(TPR)第76-78页
     ·反应实验结果分析第78-86页
       ·原料气的影响第78-83页
       ·铜锌比例的影响第83-86页
   ·平衡模型与实际反应结果对比分析第86-88页
   ·小结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第五章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催化剂的甲醇合成组分的研究第91-123页
 引言第91页
   ·铜锌锰铝甲醇合成组分的研究第91-106页
     ·催化剂制备第91-92页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分析与讨论第92-99页
       ·锰(铝、锆)的添加对铜锌基甲醇合成组分活性的影响第92-94页
       ·铜锌锰铝四元甲醇合成组分的催化活性第94-97页
       ·混合方式对铜锌锰铝甲醇合成组分活性的影响第97-99页
     ·催化剂的表征及讨论第99-106页
   ·水热处理法第106-115页
     ·催化剂制备第106-107页
     ·一步与两步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第107-108页
     ·水热处理方法第108-115页
       ·水热处理法制备催化剂的甲醇合成活性第108-109页
       ·水热温度对催化剂的活性的影响第109-110页
       ·催化剂的表征及讨论第110-115页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催化剂两组分混合方式的研究第115-120页
     ·催化剂制备第115-116页
     ·催化剂的表征第116-118页
     ·催化剂的活性比较第118-120页
   ·小结第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3页
第六章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催化剂的甲醇脱水组分的研究第123-146页
 引言第123页
   ·甲醇脱水组分的活性比较第123-127页
     ·无定形金属氧化物与分子筛的酸性比较第123-125页
       ·催化剂制备第123-124页
       ·脱水活性比较第124-125页
     ·不同分子筛之间的活性比较第125-126页
     ·分子筛的内外表面酸性第126-127页
   ·ZSM-5 的酸性对甲醇脱水反应的影响第127-130页
     ·催化剂制备第128页
     ·NH_3-TPD 表征第128-129页
     ·甲醇脱水实验结果分析第129-130页
   ·ZSM-5酸性对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反应的影响第130-144页
     ·催化剂制备第130-131页
     ·NH_3-TPD 表征第131页
     ·活性评价实验结果分析第131-141页
       ·产物分布第131-134页
       ·不同配比下催化剂的活性随温度的变化第134-138页
       ·酸量与催化剂活性的关联第138-141页
     ·程序升温还原表征(TPR)第141-144页
   ·小结第144-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46页
第七章含金属ZSM-5 分子筛的制备、表征及其在STD 反应中的应用第146-170页
 引言第146页
   ·含金属ZSM-5 的制备第146-148页
     ·水热合成法第147-148页
     ·浸渍法第148页
   ·Cu(Zn)-ZSM-5 的表征第148-162页
     ·XRF 组成分析第148-150页
     ·XRD 表征第150-153页
     ·SEM 表征第153-154页
     ·比表面(BET)和孔容分析第154-155页
     ·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第155-157页
     ·核磁共振分析第157-159页
     ·NH_3-TPD 实验第159-160页
     ·CO_2-TPD 实验第160-161页
     ·程序升温还原实验(TPR)第161-162页
   ·含金属的ZSM-5 在STD 反应中的应用第162-166页
     ·1:1 混合样的评价结果与分析第162-163页
     ·10:1 混合样的评价结果与分析第163-166页
   ·小结第166-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0页
第八章 合成气直接制取二甲醚反应的原位反应红外实验第170-180页
 引言第170页
   ·反应条件对STD 反应影响的原位反应红外实验结果第170-175页
     ·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原位反应红外谱图第170-173页
     ·不同反应压力下的原位反应红外谱图第173-174页
     ·不同原料气下的原位反应红外谱图第174-175页
   ·含不同硅铝比ZSM-5 的催化剂上的原位反应红外实验结果第175-177页
   ·小结第177-178页
 参考文献第178-180页
第九章 结论第180-183页
作者简介及发表文章目录第183-185页
致谢第185页

论文共1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叶中茄尼醇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及分离纯化的研究
下一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关性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