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7页 |
第一部分 GalE在酿酒酵母表面的固定化表达 | 第7-54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3页 |
1 寡糖合成 | 第10-12页 |
·寡糖合成的意义 | 第10-11页 |
·寡糖合成的常用方法 | 第11-12页 |
2 生物表面展示系统 | 第12-19页 |
·生物表面展示系统的比较 | 第13-15页 |
·酿酒酵母的表面表达原理 | 第15-16页 |
·a凝集素目的蛋白表面展示系统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酵母表面展示系统优点 | 第17-18页 |
·表面展示系统应用 | 第18-19页 |
3 异构酶简介 | 第19-21页 |
·异构酶在生物中的分布 | 第19-20页 |
·异构酶的结构与催化机理 | 第20-21页 |
4.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实验目的 | 第21-22页 |
·实验的意义 | 第22页 |
·现状与问题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3-47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23-28页 |
·实验所用基因、载体和菌株 | 第23页 |
·培养基 | 第23-25页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25-27页 |
·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2.实验方法与技术 | 第28-37页 |
·目的基因GalE的获得 | 第28-31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1-32页 |
·重组检测及GalE基因的测序 | 第32-37页 |
3.结果与讨论 | 第37-47页 |
·原始质粒的提取及GalE基因的PCR扩增 | 第37-38页 |
·质粒pYD1的提取双酶切及GalE基因PCR扩增产物溶液回收酶切 | 第38-39页 |
·pYD1质粒的双酶切后大片段的胶回收及GalE基因双酶切后的胶回收 | 第39页 |
·阳性转化子的菌落PCR验证及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验证及基因测序 | 第39-41页 |
·含有重组质粒阳性酿酒酵母转化子的菌落PCR | 第41-42页 |
·GalE蛋白表面表达情况的疫荧光分析 | 第42-43页 |
·毛细管电泳检测GalE蛋白活性 | 第43-44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
第二部分 NodC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测定 | 第54-104页 |
摘要 | 第54-56页 |
ABSTRACT | 第56-57页 |
符号说明 | 第57-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58-72页 |
1.生物固氮 | 第58-62页 |
·生物固氮的原理 | 第58-59页 |
·生物固氮的应用及前景 | 第59-62页 |
2 结瘤因子 | 第62-68页 |
·根瘤菌的分类 | 第62-63页 |
·根瘤菌结瘤因子的化学结构与生物合成 | 第63-68页 |
3.共生固氮各阶段的信息传递和基因表达 | 第68-70页 |
·根际的殖民化 | 第68页 |
·根毛细胞变形和卷曲 | 第68-69页 |
·侵染和侵染线的形成 | 第69页 |
·根瘤原基和分生组织的形成 | 第69-70页 |
·根瘤发育 | 第70页 |
4.NodC的结构与功能 | 第70-71页 |
5.实验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71-72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72-102页 |
1 材料与试剂 | 第72-79页 |
·实验所用基因载体和菌株 | 第72-73页 |
·实验试剂 | 第73-78页 |
·主要仪器 | 第78-79页 |
2 实验方法与技术 | 第79-91页 |
·目的基因的PCR克隆 | 第79-83页 |
·目的基因与pET22b载体构建重组质粒 | 第83-84页 |
·重组质粒的转化及检测 | 第84-86页 |
·目的蛋白的表达与制备 | 第86-90页 |
·蛋白活性的体外测定 | 第90-91页 |
3.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1-102页 |
·提取原始质粒和用来作为新载体的pET22b质粒 | 第91-92页 |
·目的基因的PCR | 第92-93页 |
·目的基因与载体pET22b酶切及胶回收 | 第93-94页 |
·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后菌落PCR检测 | 第94-95页 |
·从菌落PCR阳性转化子提取重组质粒 | 第95页 |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验证 | 第95-96页 |
·目的基因测序结果 | 第96页 |
·蛋白的镍柱纯化 | 第96-97页 |
·蛋白质电泳 | 第97-98页 |
·液相色谱进行蛋白的活性测定 | 第98-100页 |
·总结与讨论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10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