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宽礁膜(Monostroma latissium)多糖的分离、结构和抗凝血活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前言第11-31页
 1 绿藻多糖的研究进展第11-16页
 2 绿藻多糖的降解及绿藻寡糖的研究第16页
 3 多糖的结构及研究方法第16-22页
 4 多糖的降解方法第22-23页
 5 寡糖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第23-26页
 6 寡糖常用的结构鉴定方法第26-29页
 7 本研究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29-31页
第一章 宽礁膜多糖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研究第31-45页
 1 材料与仪器第31-32页
 2 实验方法第32-36页
   ·宽礁膜多糖的提取第32-34页
   ·理化性质分析第34-35页
   ·单糖组成分析第35-36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6-44页
   ·宽礁膜多糖的提取第36-37页
   ·理化性质分析第37-40页
   ·单糖组成分析第40-44页
 4 小结第44-45页
第二章 宽礁膜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研究第45-70页
 1 材料与仪器第45-46页
 2 实验方法第46-49页
   ·多糖组分的分离纯化第46-47页
   ·理化性质分析第47页
   ·单糖组成分析第47页
   ·分子量测定和纯度分析第47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47页
   ·高碘酸氧化和 Smith 降解第47-48页
   ·脱硫反应第48页
   ·甲基化反应第48-49页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第49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9-68页
   ·多糖的分离纯化第49-52页
   ·理化性质分析第52页
   ·单糖组成分析第52-54页
   ·纯度分析和分子量测定第54-55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55-56页
   ·高碘酸氧化和 Smith 降解第56-59页
   ·脱硫酸根反应第59-60页
   ·甲基化分析第60-67页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第67-68页
 4 小结第68-70页
第三章 低分子量多糖的制备、性质与抗凝血活性研究第70-84页
 1 材料与仪器第70-71页
 2 实验方法第71-72页
   ·低分子量多糖片段的制备第71页
   ·相对粘度的测定第71页
   ·分子量的测定第71-72页
   ·化学组成分析第72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72页
   ·甲基化分析第72页
   ·抗凝血活性分析第72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2-82页
   ·不同降解条件多糖粘度变化分析第72-74页
   ·不同分子量多糖片段的制备第74页
   ·分子量的测定第74-75页
   ·理化性质分析第75-76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76-78页
   ·甲基化分析第78页
   ·抗凝血活性分析第78-82页
 4 小结第82-84页
第四章 宽礁膜寡糖的制备与结构研究第84-97页
 1 材料与仪器第84-85页
 2 实验方法第85-86页
   ·多糖酸降解条件的优化第85页
   ·寡糖的分离制备第85页
   ·质谱分析第85页
   ·红外分析第85页
   ·甲基化分析第85-86页
 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86-96页
   ·降解条件的优化第86页
   ·寡糖Bio-Gel P6 凝胶柱色谱分离第86-87页
   ·质谱分析第87-91页
   ·OS3 的红外光谱分析第91-92页
   ·OS3 的甲基化分析第92-93页
   ·OS3 的 ESI-CID-MS/MS 分析第93-96页
 4 小结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9页
结语第109-111页
创新点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博士期间所发表文章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藻酸双酯钠的分级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下一篇:油桃自然休眠期间芽内水杨酸、过氧化氢含量变化及对休眠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