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共指消解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课题中的难点 | 第14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 第16-27页 |
·背景介绍 | 第16-19页 |
·基于突发事件的信息抽取 | 第16-17页 |
·突发事件中的指代现象 | 第17-18页 |
·关于指代评测标准 | 第18-19页 |
·指代消解的相关技术 | 第19-24页 |
·国外 | 第19-22页 |
·国内 | 第22-24页 |
·中文共指消解研究的难点及关键问题 | 第24-26页 |
·中文共指消解难点 | 第24-25页 |
·中文共指消解的关键问题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共指消解特征选择 | 第27-35页 |
·相关定义 | 第27-28页 |
·最大熵原理 | 第28页 |
·GIS算法 | 第28-29页 |
·特征函数的选择 | 第29-34页 |
·消解特征属性的选择 | 第29-32页 |
·特征向量 | 第32页 |
·特征函数 | 第32页 |
·参数估计 | 第32-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突发事件新闻语料的共指消解模型与实现 | 第35-44页 |
·模型结构 | 第35页 |
·模型训练 | 第35-38页 |
·训练集数据描述 | 第35-38页 |
·语料处理 | 第36-37页 |
·共指消解的名词短语 | 第37-38页 |
·模型应用 | 第38-39页 |
·简单规则去噪音 | 第38页 |
·消解的过程 | 第38-3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41页 |
·实验语料和评测指标 | 第39-40页 |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模型性能试验 | 第40页 |
·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模型评估 | 第41-42页 |
·错误分析 | 第41页 |
·模型的优点 | 第41-42页 |
·模型的缺陷及改进方向 | 第42页 |
·指代消解任务展望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