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绪论 | 第16-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8-33页 |
·氯化钾浮选药剂 | 第18-21页 |
·捕收剂 | 第18-19页 |
·起泡剂 | 第19-20页 |
·抑制剂 | 第20-21页 |
·氯化钾浮选机理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离子交换理论 | 第22-23页 |
·溶解热理论 | 第23页 |
·表面电荷/捕收剂吸附理论 | 第23-24页 |
·界面水结构理论 | 第24-26页 |
·氯化钾浮选溶液化学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矿物表面润湿性与接触角 | 第27-28页 |
·溶液的表面张力 | 第28-29页 |
·氯化钾浮选捕收剂的开发研究进展 | 第29-30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不同胺类捕收剂对氯化钾晶体表面疏水性的影响研究 | 第33-47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33页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33-35页 |
·氯化钾饱和液配制 | 第33-34页 |
·盐酸十二胺、盐酸十八胺储备液配制 | 第34页 |
·盐酸二十胺、二十二胺储备液配制 | 第34页 |
·混合胺配制 | 第34页 |
·不同胺类捕收剂作用下氯化钾晶体表面接触角的测定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5页 |
·不同链长烷基伯胺对氯化钾晶体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不同浓盐酸加入量对氯化钾晶体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两种胺不同比例混合对氯化钾晶体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三种胺不同方式混合对氯化钾晶体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三种胺不同比例混合对氯化钾晶体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不同胺类捕收剂对氯化钾饱和液体系表面张力的影响研究 | 第47-55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47页 |
·实验仪器 | 第47页 |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47-49页 |
·氯化钾饱和液配制 | 第47-48页 |
·盐酸十二胺、盐酸十八胺储备液配制 | 第48页 |
·盐酸二十胺储备液配制 | 第48页 |
·混合胺配制 | 第48页 |
·不同胺类捕收剂作用下氯化钾饱和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 第48-4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4页 |
·两种胺不同比例混合对氯化钾饱和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三种胺不同比例混合对氯化钾饱和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51-52页 |
·不同浓度十八胺、混合胺对氯化钾饱和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不同温度下混合胺浮选行为研究 | 第55-63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55页 |
·实验仪器 | 第55-57页 |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57-58页 |
·氯化钾饱和液配制 | 第57页 |
·氯化钾颗粒的筛分 | 第57页 |
·盐酸十二胺、盐酸十八胺储备液配制 | 第57页 |
·盐酸二十胺储备液配制 | 第57页 |
·混合胺配制 | 第57-58页 |
·不同温度条件下,氯化钾颗粒的微浮选实验 | 第5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1页 |
·室温条件下,混合胺对氯化钾颗粒的浮选效果 | 第58-60页 |
·低温条件下,混合胺对氯化钾颗粒的浮选效果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混合胺作用机理研究 | 第63-70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63页 |
·实验仪器 | 第63页 |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63-64页 |
·氯化钾饱和液配制 | 第63页 |
·盐酸十二胺、盐酸十八胺储备液配制 | 第63-64页 |
·盐酸二十胺储备液配制 | 第64页 |
·混合胺配制 | 第64页 |
·混合胺作用下氯化钾饱和液浊度的测定 | 第64页 |
·混合胺在氯化钾饱和液中分散性的测定 | 第6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4-68页 |
·低浓度混合胺吸附作用原理 | 第64-66页 |
·高浓度混合胺对溶液浊度性质的影响 | 第66-67页 |
·高浓度混合胺沉淀粒径的研究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70-73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建议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