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信赖原则之缘起及基本内容 | 第12-27页 |
一、信赖原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12-13页 |
(一) 科技和人类生活的进步促进了信赖原则的产生 | 第12-13页 |
(二) 信赖原则的产生是利益博弈的结果 | 第13页 |
二、信赖原则的基本理论 | 第13-27页 |
(一) 信赖原则与新犯罪过失理论相伴而生 | 第13-19页 |
(二) 信赖原则的理论渊源 | 第19-27页 |
第二章 信赖原则的解释功能在交通肇事领域的体现 | 第27-41页 |
一、信赖原则在交通肇事领域发挥其解释功能的历史进程 | 第27-32页 |
(一) 信赖原则的解释功能在德国交通肇事案件中发展 | 第27-30页 |
(二) 信赖原则的解释功能在日本交通肇事案件中发展 | 第30-32页 |
二、信赖原则在我国交通肇事案件中的解释功能 | 第32-41页 |
(一) 立法体现 | 第33-37页 |
(二) 实践体现 | 第37-39页 |
(三) 信赖原则引入的意义 | 第39-41页 |
第三章 信赖原则的解释功能在医疗过失领域的体现 | 第41-51页 |
一、信赖原则介入医疗过失领域的合理性 | 第41-43页 |
(一) 医疗过失的认定 | 第41页 |
(二) 信赖原则介入医疗过失领域的合理性 | 第41-43页 |
二、医疗过失领域信赖原则发挥其解释功能的条件 | 第43-45页 |
(一) 客观条件 | 第43-44页 |
(二) 主观条件 | 第44-45页 |
三、信赖原则在具体医疗行为中的解释功能 | 第45-51页 |
(一) 医疗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赖 | 第45-47页 |
(二) 医疗人员之间的信赖 | 第47-51页 |
第四章 信赖原则的解释功能在监督过失领域的体现 | 第51-57页 |
一、监督过失的界定 | 第51-53页 |
(一) 监督过失的理论背景 | 第51页 |
(二) 监督过失的概念界定 | 第51-53页 |
二、信赖原则在监督过失领域中的解释功能 | 第53-55页 |
(一) 学说争议 | 第53-54页 |
(二) 适用条件 | 第54-55页 |
三、信赖原则在具体监督过失中的解释功能 | 第55-57页 |
(一) 狭义的监督过失下信赖原则的解释功能 | 第55-56页 |
(二) 管理过失下信赖原则的解释功能 | 第56-57页 |
第五章 信赖原则的当代刑法解释功能之基本内涵 | 第57-65页 |
一、信赖原则解释功能的适用 | 第57-59页 |
(一) 信赖原则的解释功能在过失犯罪中的适用条件 | 第57-58页 |
(二) 信赖原则的解释功能在故意犯罪领域的探讨 | 第58-59页 |
二、信赖原则当代刑法解释功能的价值及法律适用 | 第59-65页 |
(一) 信赖原则的价值 | 第59-62页 |
(二) 信赖原则的适用途径及法律的明确化 | 第62-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