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研究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技术方案 | 第17-24页 |
·实现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常用方法 | 第17-21页 |
·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常用腔形 | 第21-24页 |
·实现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方案比较 | 第24页 |
·窄线宽激光器的线宽测量方法 | 第24-26页 |
·扫描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 第24-25页 |
·延迟自零差/外差方法 | 第25-26页 |
·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主要应用 | 第26-27页 |
·频率调制连续波技术 | 第26页 |
·布里渊光时域反射计 | 第26-27页 |
·激光定位/测距仪 | 第27页 |
·本论文主要工作 | 第27-29页 |
·本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激光器线宽理论及其测量方法研究 | 第31-53页 |
·激光器线宽理论 | 第31-37页 |
·激光线宽的相矢量推导 | 第31-35页 |
·影响激光线宽的因素 | 第35-37页 |
·延迟自外差/零差激光线宽测量理论分析 | 第37-51页 |
·激光器频率稳定性的拍频法测量 | 第37-38页 |
·延迟自外差/零差激光线宽测量原理 | 第38-43页 |
·延迟自外差/零差激光线宽测量误差分析 | 第43-49页 |
·自零差/外差测量的改进方案 | 第49-51页 |
·半导体激光器的自外差线宽测量实验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掺Er~(3+)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理论分析 | 第53-86页 |
·Er~(3+)能级结构和光谱特性 | 第53-54页 |
·掺Er~(3+)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理论分析 | 第54-65页 |
·线形腔掺Er~(3+)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理论分析 | 第55-60页 |
·环形腔掺Er~(3+)光纤激光器输出特性理论分析 | 第60-65页 |
·掺Er~(3+)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设计 | 第65-67页 |
·窄带选模器件 | 第65-66页 |
·抑制空间烧孔效应 | 第66页 |
·激光频率的稳定性 | 第66-67页 |
·光纤光栅法布里-珀罗标准具原理 | 第67-82页 |
·光纤光栅基础理论 | 第67-75页 |
·光纤光栅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特性分析 | 第75-82页 |
·光纤光栅法布里—珀罗标准具在单频光纤激光器中的应用 | 第82-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四章 单频环形腔掺Er~(3+)光纤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 第86-93页 |
·激光器单频运转原理 | 第86-87页 |
·光纤光栅F-P标准具参数 | 第87-88页 |
·光纤光栅F-P标准具选模环形腔光纤激光器实验一 | 第88-90页 |
·实验装置 | 第88-89页 |
·输出特性 | 第89-90页 |
·光纤光栅F-P标准具选模环形腔光纤激光器实验二 | 第90-91页 |
·实验装置 | 第90页 |
·输出特性 | 第90-91页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91-92页 |
·本章小节 | 第92-93页 |
第五章 高功率窄线宽掺Er~(3+)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 第93-105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93-94页 |
·1535nm线型腔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 第94-97页 |
·实验装置 | 第94-95页 |
·输出特性 | 第95-96页 |
·自外差线宽测量结果 | 第96-97页 |
·1550nm线型腔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 第97-99页 |
·实验装置 | 第97-98页 |
·输出特性 | 第98-99页 |
·自外差线宽测量结果 | 第99页 |
·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的温度稳定性实验研究 | 第99-103页 |
·调谐方法的波长稳定性 | 第99-100页 |
·稳定的1550nm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实验 | 第100-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六章 光纤饱和吸收体稳频窄线宽光纤激光器理论与实验研究 | 第105-116页 |
·光纤饱和吸收体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5-106页 |
·光纤饱和吸收体压窄激光线宽理论解释 | 第106-111页 |
·抽运光与信号光诱导折射率变化 | 第106-109页 |
·自写入动态光栅 | 第109-111页 |
·采用光纤饱和吸收体的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实验研究 | 第111-114页 |
·实验方案 | 第112-113页 |
·输出特性 | 第113-114页 |
·自外差线宽测量 | 第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116-119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16-117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7页 |
·下一步需要讨论的问题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