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2章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协议分析 | 第14-25页 |
·IEC 60870-5-103规约 | 第14-20页 |
·IEC 60870-5-103规约概述 | 第14-15页 |
·103规约应用层传输规则 | 第15-16页 |
·103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一般结构 | 第16-18页 |
·103规约报文交互过程 | 第18-20页 |
·IEC-60870-5-104规约 | 第20-23页 |
·104规约结构 | 第20-21页 |
·104规约报文格式 | 第21-22页 |
·APCI的发送和接收序号的维护 | 第22-23页 |
·网络103协议 | 第23-25页 |
第3章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分析 | 第25-36页 |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体系结构 | 第25-27页 |
·通过通信控制器实现变电站内通信 | 第25-26页 |
·间隔层设备采用以太网实现变电站内通信 | 第26-27页 |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数据流分析 | 第27-30页 |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数据分类 | 第27-28页 |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数据流模型 | 第28-30页 |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的报文传输分析 | 第30-36页 |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的报文传输流程 | 第30-32页 |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的延时构成分析 | 第32-36页 |
第4章 基于EPOCHS的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的模拟 | 第36-53页 |
·EPOCHS仿真平台简介 | 第36-37页 |
·NS2仿真协议的实现原理 | 第37-39页 |
·变电站自动化仿真模型的结构 | 第39-42页 |
·整体结构介绍 | 第39-40页 |
·设备模型的结构 | 第40-42页 |
·应用层功能模块 | 第42-50页 |
·应用层功能模块整体结构以及功能描述 | 第42-43页 |
·应用层功能模块程序设计 | 第43-47页 |
·定时时钟设计 | 第47-49页 |
·应用层功能模块分裂对象实现 | 第49-50页 |
·通信模块 | 第50-53页 |
·通信模块的仿真原理 | 第50-52页 |
·通信模块的NS2脚本配置 | 第52-53页 |
第5章 网络103协议的仿真实验和分析 | 第53-67页 |
·仿真模型的搭建 | 第53-59页 |
·PSCAD变电站模型配置 | 第53-55页 |
·NS2网络配置 | 第55-59页 |
·仿真和分析 | 第59-67页 |
·仿真结果 | 第60-64页 |
·仿真分析 | 第64-66页 |
·仿真结论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