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前言 | 第9页 |
§1-2 核壳结构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 第9-11页 |
1-2-1 无机@无机型核壳结构材料 | 第9-10页 |
1-2-2 无机@有机型核壳结构材料 | 第10页 |
1-2-3 有机@无机型核壳结构材料 | 第10-11页 |
1-2-4 有机@有机型核壳结构材料 | 第11页 |
§1-3 核壳结构材料的核壳间作用机理 | 第11页 |
1-3-1 化学键作用 | 第11页 |
1-3-2 库仑力静电引力作用 | 第11页 |
1-3-3 吸附层媒介作用 | 第11页 |
§1-4 核壳结构材料的制备 | 第11-14页 |
1-4-1 溶胶-凝胶法(Sol-Gel) | 第12页 |
1-4-2 水热合成法 | 第12页 |
1-4-3 自组装法 | 第12-13页 |
1-4-4 化学反应法(化学还原法) | 第13页 |
1-4-5 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 第13-14页 |
§1-5 由环己烯制备环己醇研究 | 第14-15页 |
1-5-1 环己烯直接水合制备环己醇 | 第14-15页 |
1-5-2 环己烯间接水合制备环己醇 | 第15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17-22页 |
§2-1 化学原料与试剂 | 第17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17-18页 |
§2-3 核壳型MOx@分子筛的制备 | 第18-20页 |
2-3-1 MOx@ZSM-5 的制备 | 第18-19页 |
2-3-2 MOx@CoAPO-5 的制备 | 第19-20页 |
§2-4 环己烯间接水合制备环己醇 | 第20页 |
2-4-1 环己烯酯化 | 第20页 |
2-4-2 甲酸环己酯水解 | 第20页 |
2-4-3 动态控制操作条件由环己烯经甲酸环己酯“一锅法”制备环己醇 | 第20页 |
§2-5 产物分析及表征 | 第20-22页 |
2-5-1 X 射线衍射法(XRD) | 第20-21页 |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1页 |
2-5-3 氨程序升温脱附(NH3-TPD) | 第21页 |
2-5-4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 | 第21页 |
2-5-5 气相色谱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核壳型MOxMOx@分子筛的制备及表征 | 第22-31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MOx@ZSM-5 的制备及表征 | 第22-28页 |
3-2-1 原位水热法合成SiO_2@ZSM-5 | 第22-24页 |
3-2-2 原位水热法合成α-Al_2O_3@ZSM-5 | 第24-25页 |
3-2-3 原位水热法合成ZrO_2@ZSM-5 | 第25-27页 |
3-2-4 二次生长法合成(Ru/ZrO_2)@ZSM-5 | 第27-28页 |
§3-3 α-Al_2O_3@CoAPO-5 的制备及表征 | 第28-30页 |
§3-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由环己烯间接水合制备环己醇研究 | 第31-40页 |
§4-1 引言 | 第31页 |
§4-2 环己烯与甲酸酯化反应研究 | 第31-35页 |
4-2-1 环己烯酯化反应产物的定性分析 | 第31-32页 |
4-2-2 环己烯与甲酸酯化反应用催化剂筛选 | 第32-33页 |
4-2-3 反应温度对环己烯酯化的影响 | 第33页 |
4-2-4 反应时间对环己烯酯化的影响 | 第33-34页 |
4-2-5 HZSM-5 用量对环己烯酯化的影响 | 第34-35页 |
§4-3 甲酸环己酯水解过程研究 | 第35-37页 |
4-3-1 反应温度对甲酸环己酯水解的影响 | 第35页 |
4-3-2 反应时间对甲酸环己酯水解的影响 | 第35-36页 |
4-3-3 HZSM-5 用量对甲酸环己酯水解的影响 | 第36-37页 |
4-3-4 H_2O 量对甲酸环己酯水解的影响 | 第37页 |
§4-4 动态控制操作条件由环己烯经甲酸环己酯“一锅法”制备环己醇 | 第37-39页 |
4-4-1 由环己烯经甲酸环己酯“一锅法”制备环己醇 | 第37-38页 |
4-4-2 催化剂失活与再生 | 第38-39页 |
§4-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