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论文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目前的技术难点 | 第13-14页 |
·流程的动态配置 | 第13页 |
·表单的完全自动化 | 第13-14页 |
·系统负载均衡 | 第14页 |
·论文的内容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自动化办公和工作流 | 第16-28页 |
·工作流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工作流的分类 | 第17页 |
·工作流参考模型 | 第17-19页 |
·工作流技术的使用方式 | 第19-20页 |
·工作流的理论基础PETRI 网 | 第20-24页 |
·Petri 网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Petri 网的行为 | 第21-22页 |
·工作流的触发 | 第22页 |
·Petri 网和工作流的映射关系 | 第22-24页 |
·工作流建模实例 | 第24-26页 |
·工作流定义语言XPDL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相关技术 | 第28-50页 |
·系统总体框架技术 | 第28-31页 |
·.N ET 框架概述 | 第28-29页 |
·.N ET 框架与CLI 标准 | 第29-31页 |
·数据访问抽象层 | 第31-33页 |
·对象关系映射 | 第31-32页 |
·NHibernate 的体系结构 | 第32-33页 |
·自动化表单 | 第33-35页 |
·Microsoft InfoPath 简介 | 第34-35页 |
·InfoPath 的表单运行机制 | 第35页 |
·工作流的实现技术 | 第35-49页 |
·当前工作流技术的分类 | 第35-36页 |
·工作流技术的实现原则 | 第36-37页 |
·几种主要的工作流技术的介绍 | 第37-38页 |
·Microsoft Workflow Foundation 简介 | 第38-40页 |
·Microsoft Workflow Foundation 的体系结构 | 第40-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企业业务流程系统的总体架构 | 第50-75页 |
·概述 | 第50页 |
·业务流程系统的总体需求概要 | 第50-52页 |
·业务流程系统的服务器端设计和实现 | 第52-63页 |
·业务流程系统的服务器端架构 | 第52-53页 |
·服务器端工作流引擎 | 第53-57页 |
·服务器端外围系统 | 第57-63页 |
·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 和外围系统的通信 | 第63-68页 |
·代理调用外部方法 | 第64-66页 |
·代理的事件处理 | 第66-68页 |
·本地服务的加载 | 第68页 |
·系统自定义活动库 | 第68-71页 |
·流程的客户端设计工具 | 第71-72页 |
·流程的动态更新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企业业务流程系统的负载均衡 | 第75-88页 |
·系统负载性能测试 | 第75-77页 |
·测试环境 | 第75页 |
·测试方法 | 第75-76页 |
·测试结果 | 第76-77页 |
·负载均衡技术概述 | 第77-79页 |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负载均衡 | 第79-80页 |
·实验模型和架构 | 第80-83页 |
·模型架构概述 | 第80-82页 |
·模型的工作过程 | 第82-83页 |
·负载信息的采集 | 第83页 |
·实验评估参数 | 第83-84页 |
·负载均衡算法的对比实验 | 第84-87页 |
·实验的硬件和软件平台 | 第85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论文的主要成果 | 第88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