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双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1 绪论第9-16页
   ·引言第9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通信技术的发展第9-12页
     ·串行通信技术第10页
     ·现场总线技术第10-11页
     ·以太网第11-12页
   ·国内外变电站通信网络的研究内容第12-14页
     ·先进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第12-13页
     ·通信网络的性能分析第13页
     ·通信规约的研究第13-14页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第14页
   ·研究双嵌入式以太网技术的意义第14-15页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5-16页
2 双嵌入式以太网通信方案第16-32页
   ·引言第16-17页
   ·双嵌入式以太网通信方案的提出第17-18页
   ·实现双嵌入式以太网通信方案的硬件技术第18-27页
     ·双嵌入式以太网通信方案的硬件构成第18-19页
     ·核心芯片MPC8260 的简介第19-20页
     ·双嵌入式以太网硬件系统实现方案第20-23页
     ·以太网通信通信模块的实现第23-27页
   ·实现双嵌入式以太网通信的软件技术第27-31页
     ·软件平台的选择第27页
     ·双嵌入式以太网通信方案任务的划分第27-29页
     ·通信协议的实现第29-30页
     ·以太网接口中断的实现第30页
     ·双网快速切换的实现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3 变电站通信网络中数据流的研究第32-44页
   ·引言第32页
   ·变电站内通信网络数据流分析第32-34页
   ·变电站内通讯网络数据流建模第34-38页
     ·周期性数据流的模型第34-35页
     ·随机性数据流的模型第35-36页
     ·突发性数据流的模型第36-38页
   ·变电站内嵌入式以太网数据传输模式的研究第38-40页
     ·传统嵌入式以太网的数据传输模式第38页
     ·变电站内嵌入式以太网数据传输模式的选择第38-40页
   ·分组广播技术在变电站嵌入式以太网数据传输中的实现第40-43页
     ·组播技术的基本原理第40-41页
     ·组播技术实现的前提第41页
     ·组播协议第41-42页
     ·组播技术的实现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4 变电站嵌入式以太网实时性能分析第44-55页
   ·引言第44页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报文分类及其传输性能要求分析第44-45页
   ·变电站通信网络实时性能分析方法研究第45-50页
     ·通信网络性能分析方法的现状第45-46页
     ·OPNET 动态仿真建模技术第46-50页
   ·变电站嵌入式以太网实时仿真分析第50-54页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0页
     ·链路时延仿真分析第50-52页
     ·端对端信息传递时延仿真分析第52-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主要结论第55-56页
   ·研究展望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2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62-63页
独创性声明第63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
下一篇:复合GDNF和VEGF质粒的异体脱细胞神经支架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