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烟草(菸草)论文

农杆菌介导的拟南芥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AtNHX1)转化烟草和马铃薯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SUMMARY第4-11页
缩略词表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7页
 1 植物耐盐机理及其耐盐相关基因研究进展第12-22页
   ·植物耐盐机理第12-16页
     ·渗透调节第12-13页
       ·无机渗透调节物质第12页
       ·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第12-13页
     ·离子通道蛋白的选择性吸收第13-14页
       ·调控钾离子运输系统第14页
       ·调控水通道蛋白第14页
     ·离子区域化第14页
     ·抗氧化防御系统第14-15页
       ·酶促保护系统第14-15页
       ·非酶促保护系统第15页
     ·大分子蛋白的保护第15-16页
       ·调渗蛋白第15页
       ·晚期胚胎发生富集蛋白第15-16页
   ·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研究进展第16-20页
     ·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发现及结构特点第16-18页
       ·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发现及克隆第16-17页
       ·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的结构特点第17-18页
     ·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功能第18-19页
     ·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调控第19页
     ·调控植物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表达的信号路径第19-20页
     ·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在植物耐盐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第20页
   ·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第20-22页
 2 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第22-26页
   ·载体转化法第22-23页
     ·TI 质粒第22页
     ·VIR 区基因的活化第22-23页
     ·农杆菌TI 质粒的T-DNA 转化植物基因组的过程第23页
   ·直接遗传转化方法第23-24页
     ·基因枪法第23-24页
     ·PEG 法第24页
     ·炭化硅纤维法第24页
     ·组织电激法第24页
   ·种质转化法第24-25页
     ·子房注射法第24页
     ·生殖细胞浸泡法第24页
     ·花粉管通道法第24-25页
   ·马铃薯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第25-26页
   ·马铃薯基因工程育种存在的问题第26页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6页
 4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转拟南芥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烟草的获得第27-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材料第27页
     ·供试材料第27页
     ·农杆菌菌株及质粒第27页
     ·主要试剂第27页
   ·方法第27-31页
     ·质粒ATNHX1 基因的PCR 鉴定第27-28页
       ·农杆菌培养第27-28页
       ·质粒DNA 小量提取第28页
       ·ATNHX1 基因的PCR 扩增第28页
     ·烟草叶片分化培养基的选择第28-29页
     ·烟草转化体系的优化第29-30页
       ·卡那霉素选择压的确定第29页
       ·头孢类抗生素对根癌农杆菌的抑菌效果及对烟草叶片分化的影响第29页
       ·叶盘预培养时间的确定第29-30页
       ·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的确定第30页
       ·共培养时间的确定第30页
     ·转ATNHX1 基因烟草植株的获得第30-31页
       ·烟草T12 叶片转化方法第30页
       ·转基因植株PCR 扩增检测第30-31页
       ·烟草转化植株的抗盐性表现第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工程菌ATNHX1 基因的PCR 扩增第31-32页
   ·烟草叶片分化培养基的确定第32-33页
   ·烟草叶片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第33-37页
     ·卡那霉素选择压的确定第33-34页
     ·头孢类抗生素对根癌农杆菌的抑菌效果第34页
     ·头孢霉素对烟草T12 品种叶片分化的影响第34-35页
     ·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噻肟钠对烟草转化植株的抑菌效果第35-36页
     ·预培养时间对分化率的影响第36页
     ·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对分化率的影响第36页
     ·共培养时间对分化率的影响第36-37页
   ·转ATNHX1 基因烟草的获得第37-38页
     ·转基因烟草的KAN 抗性筛选第37页
     ·转ATNHX1 基因植株PCR 检测第37-38页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耐盐性观察第38页
 3 讨论第38-41页
第三章 转拟南芥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第41-5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4页
   ·材料第41页
     ·供试材料第41页
     ·农杆菌菌株及质粒第41页
   ·研究方法第41-44页
     ·植物材料繁殖第41页
     ·马铃薯试管薯的诱导第41页
     ·不同外植体再生培养基的确定第41-42页
     ·马铃薯遗传转化系统的优化第42-43页
       ·外植体对卡那霉素的敏感性试验第42页
       ·外植体预培养时间的确定第42页
       ·菌液浓度的确定第42页
       ·农杆菌侵染时间的确定第42-43页
       ·共培养时间的确定第43页
       ·乙酰丁香酮(AS)对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影响第43页
     ·转ATNHX1 基因马铃薯植株的获得第43-44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方法第43页
       ·马铃薯转化植株的PCR 检测第43-44页
       ·马铃薯转化植株的抗盐性表现第4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4-50页
   ·马铃薯试管薯诱导方法的确定第44页
   ·马铃薯茎段和块茎再生体系的优化第44-45页
   ·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第45-48页
     ·卡那霉素(KAN)对试管薯薄片分化和茎段生根的影响第45-46页
     ·试管薯薄片预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第46页
     ·菌液浓度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第46-47页
     ·侵染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第47页
     ·共培养时间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第47-48页
     ·乙酰丁香酮(AS)对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影响第48页
   ·转ATNHX1 基因马铃薯的获得第48-50页
     ·转ATNHX1 基因抗性植株的获得第48-49页
     ·转化植株的PCR 检测第49-50页
     ·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表现第50页
 3 讨论第50-52页
第四章 结论第52-54页
 1 烟草的遗传转化第52页
 2 马铃薯的遗传转化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63页
导师简介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表面形貌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下一篇: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基于二十名中国大学翻译专业学生的有声思维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