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生理诊断仪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第一章 概论 | 第11-14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1.2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远程生理诊断仪的设计方案 | 第14-23页 |
| §2.1 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 | 第14-15页 |
| §2.2 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 第15-17页 |
| §2.3 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 第17-18页 |
| §2.4 生理测量系统与主机通讯的设计方案 | 第18-21页 |
| §2.5 小结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血压测量模块的设计及关键技术 | 第23-33页 |
| §3.1 血压测量模块的原理 | 第23-26页 |
| §3.2 血压测量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26-29页 |
| §3.2.1 气泵气阀驱动电路 | 第27页 |
| §3.2.2 脉搏信号检测电路 | 第27-29页 |
| §3.3 血压测量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29-31页 |
| §3.4 血压测量模块的定标 | 第31-32页 |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心电测量模块的设计及关键技术 | 第33-39页 |
| §4.1 心电测量模块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33页 |
| §4.2 心电测量模块的硬件设计 | 第33-35页 |
| §4.3 心电测量模块的软件设计 | 第35-38页 |
| §4.4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体温测量模块的设计及关键技术 | 第39-42页 |
| §5.1 热敏电阻的补偿电路的设计 | 第39-40页 |
| §5.2 定标方法 | 第40-41页 |
| §5.3 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六章 脉搏波测量系统及生理信息提取 | 第42-53页 |
| §6.1 脉搏波及其速度的测量原理 | 第42-44页 |
| §6.2 双通道脉搏波测量系统 | 第44-47页 |
| §6.2.1 脉搏波信号采集系统 | 第45-46页 |
| §6.2.2 脉搏波处理系统 | 第46-47页 |
| §6.3 脉搏波信号分析 | 第47-50页 |
| §6.3.1 心率变异性分析 | 第47-48页 |
| §6.3.2 脉搏波回波速度分析 | 第48-49页 |
| §6.3.3 脉搏波的呼吸特性分析 | 第49-50页 |
| §6.4 血压测量新方法的探索 | 第50-52页 |
| §6.4.1 脉搏波速度测量 | 第51页 |
| §6.4.2 PWV与血压关系的数学模型 | 第51-52页 |
| §6.5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七章 临床实验研究 | 第53-57页 |
| §7.1 实验样机 | 第53-54页 |
| §7.2 血压测量精度检验实验 | 第54-55页 |
| §7.3 远程生理信息采集实验 | 第55-56页 |
| §7.5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7页 |
| §7.2 课题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论文附件清单 | 第61-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64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