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前言 | 第11-24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甜菜夜蛾猖獗的原因 | 第13-16页 |
·气象因子 | 第13-15页 |
·杀虫剂的过度使用 | 第15页 |
·甜菜夜蛾的生物学特性 | 第15-16页 |
·温室、大棚的发展 | 第16页 |
·甜菜夜蛾的抗药性 | 第16-17页 |
·甜菜夜蛾对多种杀虫剂产生抗性 | 第16-17页 |
·甜菜夜蛾抗药性不易衰退 | 第17页 |
·甜菜夜蛾的天敌及其控制作用 | 第17-18页 |
·杀虫剂对天敌的影响 | 第18-21页 |
·杀虫剂对天敌的直接影响 | 第18-19页 |
·缩短天敌寿命 | 第19页 |
·降低天敌的繁殖能力 | 第19页 |
·影响天敌行为 | 第19页 |
·杀虫剂对天敌的间接影响 | 第19-20页 |
·天敌的抗药性 | 第20-21页 |
·侧沟茧蜂研究概况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虫源及饲养条件 | 第24页 |
·供试昆虫及其饲养 | 第24页 |
·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 | 第24页 |
·粘虫 Mythimna separata Walker | 第24页 |
·仪器设备 | 第24页 |
·淡足侧沟茧蜂的饲养Microplitis pallidipes Szepligeti | 第24-27页 |
·接蜂方法 | 第25页 |
·饲养方法 | 第25-26页 |
·寄生蜂的保存 | 第26页 |
·寄主适宜性选择 | 第26页 |
·粘虫作为繁殖寄主的龄期选择 | 第26-27页 |
·淡足侧沟茧蜂生物学特性 | 第27-28页 |
·淡足侧沟茧蜂行为习性观察 | 第27页 |
·淡足侧沟茧蜂成虫羽化、交尾 | 第27页 |
·寄生蜂搜寻和处理寄主 | 第27页 |
·刺探次数对寄生的影响 | 第27页 |
·淡足侧沟茧蜂的寄生动态 | 第27-28页 |
·补充营养对寄生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 第28页 |
·温度对寄生蜂成虫寿命的影响 | 第28页 |
·甜菜夜蛾被寄生后的变化 | 第28页 |
·杀虫剂对淡足侧沟茧蜂的影响 | 第28-30页 |
·供试杀虫剂品种及浓度 | 第28-30页 |
·实验条件 | 第30页 |
·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性测定 | 第30页 |
·对淡足侧沟茧蜂成虫的毒性测定 | 第30页 |
·数据的统计分析 | 第30-32页 |
·各类数据的整理方法 | 第30-31页 |
·实验结果中所采用的统计方法 | 第31页 |
·统计软件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55页 |
·淡足侧沟茧蜂的行为习性 | 第32-38页 |
·羽化 | 第32-34页 |
·交配 | 第34-35页 |
·产卵行为 | 第35-36页 |
·结茧化蛹 | 第36-38页 |
·淡足侧沟茧蜂的饲养 | 第38-43页 |
·淡足侧沟茧蜂在不同寄主内的发育历期 | 第38页 |
·粘虫作为繁殖寄主的龄期适宜性 | 第38-43页 |
·淡足侧沟茧蜂的寄生特性 | 第43-45页 |
·蛰探次数对寄生的影响 | 第43-44页 |
·寄生动态 | 第44-45页 |
·温度和补充营养对淡足侧沟茧蜂成虫的影响 | 第45-47页 |
·甜菜夜蛾被寄生后的变化 | 第47-51页 |
·取食量的变化 | 第47-49页 |
·体重的变化 | 第49-50页 |
·生长速度的变化 | 第50-51页 |
·杀虫剂对淡足侧沟茧蜂的影响 | 第51-55页 |
·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性 | 第51-52页 |
·杀虫剂对寄生蜂成虫的毒性 | 第52-55页 |
4 讨论 | 第55-61页 |
·粘虫作为淡足侧沟茧蜂的繁殖寄主适宜性 | 第55-56页 |
·淡足侧沟茧蜂的寄生动态 | 第56-57页 |
·温度和补充营养对淡足侧沟茧蜂成虫的影响 | 第57-58页 |
·甜菜夜蛾被寄生后的变化 | 第58-59页 |
·杀虫剂对淡足侧沟茧蜂的影响 | 第59-61页 |
5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