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选题背景与课题意义 | 第10-13页 |
| ·研究内容及本文组织 | 第13-16页 |
| 2 WMN 流媒体传输速率控制策略及模型 | 第16-31页 |
| ·引言 | 第16页 |
| ·相关工作 | 第16-25页 |
| ·WMN 流媒体速率控制策略 | 第25-27页 |
| ·WMN 流媒体传输速率控制模型 | 第27-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基于干扰距离约束的链路层速率控制 | 第31-52页 |
| ·引言 | 第31-32页 |
| ·相关工作 | 第32-36页 |
| ·无线网状网传输干扰与冲突模型分析 | 第36-44页 |
| ·基于干扰距离约束的链路层速率控制算法 | 第44-46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46-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4 基于帧时延最小化的可变包长速率控制 | 第52-70页 |
| ·引言 | 第52-53页 |
| ·相关工作 | 第53-57页 |
| ·帧时延最小化理论和传输包长调整方程 | 第57-62页 |
| ·可变包长TCP 友好速率控制机制 | 第62-65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65-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5 基于区分比例的TCP 友好速率控制 | 第70-85页 |
| ·引言 | 第70-71页 |
| ·相关工作 | 第71-72页 |
| ·窗口调整模型和方程建立 | 第72-75页 |
| ·参数求解和实现机制 | 第75-78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78-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6 基于多描述符编码的协作式速率控制 | 第85-99页 |
| ·引言 | 第85-86页 |
| ·相关工作 | 第86-89页 |
| ·多描述符多径传输模型定义 | 第89-91页 |
| ·多描述符多径协作式速率控制算法 | 第91-95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95-98页 |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 7 总结与展望 | 第99-102页 |
| ·总结 | 第99-100页 |
| ·展望 | 第100-102页 |
| 致谢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11页 |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11-112页 |
| 附录2 IEEE802.118 BER 和SNIR 映射 | 第112-114页 |
| 附录3 载波探测距离推导 | 第114-115页 |
| 附录4 平均重传次数推导 | 第115-116页 |
| 附录5 主要缩略语 | 第116-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