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8页 |
·电子商务的形成和发展 | 第15-16页 |
·电子商务的本质 | 第16页 |
·ECS 营运性能分析与优化的问题 | 第16-18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 | 第18-28页 |
·Internet、Web 与电子商务 | 第18-19页 |
·计算机网络性能与ECS 性能 | 第19-20页 |
·Web 服务器的性能与服务质量 | 第20-21页 |
·单Web 服务器的服务策略 | 第21页 |
·Web 集群的负载分配 | 第21-23页 |
·Web 集群的负载分配的策略 | 第23页 |
·性能分析的理论工具 | 第23-25页 |
·服务器性能测试工具 | 第25页 |
·休假排队理论 | 第25-27页 |
·拟生灭过程与矩阵几何解 | 第27-28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8-30页 |
·立论的依据 | 第28-29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9-30页 |
·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 | 第30-31页 |
·本论文结构 | 第31-33页 |
第2章 ECS 信息传输和处理分析与拟生灭过程方法 | 第33-54页 |
·性能分析的方法 | 第33-35页 |
·性能分析的方法选择 | 第33-34页 |
·性能分析模型的级别 | 第34-35页 |
·ECS 的信息传输和处理的逻辑模型 | 第35-44页 |
·基于Web 的ECS 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层次模型 | 第35-37页 |
·基于Web 的ECS 信息处理的过程 | 第37-41页 |
·ECS 与排队系统 | 第41页 |
·排队系统的构成 | 第41-42页 |
·排队系统的性能指标 | 第42-43页 |
·排队网络 | 第43页 |
·排队系统的几个重要的定理 | 第43-44页 |
·休假排队模型与拟生灭过程方法 | 第44-50页 |
·休假排队系统的引入 | 第44-46页 |
·条件随机分解 | 第46-47页 |
·生灭过程与拟生灭过程 | 第47-48页 |
·拟生灭过程和矩阵几何解 | 第48-50页 |
·Γ-分布类的条件概率封闭性研究 | 第50-5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0页 |
·Γ-分布类的条件概率封闭性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3章 ECS 随机服务模型的构建 | 第54-71页 |
·ECS 排队系统的逻辑模型 | 第54-59页 |
·ESC 排队系统的逻辑模型 | 第54-55页 |
·ESC 单服务器排队模型 | 第55-58页 |
·ESC 多服务器排队模型 | 第58-59页 |
·多服务器休假排队模型 | 第59-66页 |
·多服务器休假服务方式 | 第59-63页 |
·部分服务器同步单重休假的逻辑模型 | 第63-64页 |
·部分服务器同步多重休假的逻辑模型 | 第64-65页 |
·部分服务台N 策略同步多重休假的逻辑模型 | 第65页 |
·部分服务台异步单重休假的逻辑模型 | 第65-66页 |
·部分服务台异步多重休假的逻辑模型 | 第66页 |
·ECS 用户功能的逻辑模型 | 第66-69页 |
·电子商务的基本功能 | 第66-67页 |
·用户的行为模型 | 第67-68页 |
·电子商务功能与服务器的关系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4章 数学分析模型及其求解 | 第71-104页 |
·引言 | 第71页 |
·部分服务器同步单重休假的M/M/c 排队系统 | 第71-84页 |
·模型的描述 | 第71-72页 |
·矩阵特征分析 | 第72-76页 |
·率阵和平衡条件 | 第76-78页 |
·稳态分布 | 第78-82页 |
·条件随机分解 | 第82-84页 |
·部分服务器同步N-策略多重休假的M/M/c 排队 | 第84-98页 |
·模型的描述 | 第84-87页 |
·矩阵特征分析 | 第87-90页 |
·率阵和平衡条件 | 第90-92页 |
·稳态分布 | 第92-95页 |
·条件随机分解 | 第95-98页 |
·部分服务器异步多重休假的M/M/c 排队 | 第98-103页 |
·模型的描述 | 第98-100页 |
·率阵和平衡条件 | 第100页 |
·稳态分布 | 第100-101页 |
·条件随机分解 | 第101-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5章 ECS 性能分析与优化 | 第104-135页 |
·ECS 性能分析与优化的路线图 | 第104-1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4-106页 |
·业务分析阶段 | 第106页 |
·ECS 的资源分析 | 第106-108页 |
·负载分析 | 第108-111页 |
·构建性能模型 | 第111页 |
·基于性能模型的性能优化 | 第111-115页 |
·ECS 性能指标体系 | 第115-117页 |
·业务性能指标 | 第115页 |
·可用性指标 | 第115-116页 |
·客户端性能指标 | 第116页 |
·服务器端性能指标 | 第116-117页 |
·基于休假排队的ECS 性能分析与优化 | 第117-133页 |
·业务分析 | 第117-120页 |
·资源分析 | 第120-121页 |
·负载分析 | 第121-122页 |
·构建服务器端性能模型 | 第122-124页 |
·模型分析 | 第124-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6章 柔性ESC 性能分析与优化平台研究 | 第135-154页 |
·FAOP/ECS 与软件柔性 | 第135-136页 |
·软件柔性的定义与特征 | 第136-139页 |
·软件柔性的定义 | 第136-137页 |
·软件柔性的特性 | 第137页 |
·软件柔性度量的要素 | 第137-138页 |
·软件柔性的表现形式 | 第138-139页 |
·FAOP/ECS 的柔性设计 | 第139-144页 |
·柔性软件的特征 | 第139页 |
·FAOP/ECS 面向用户的柔性 | 第139-140页 |
·FAOP/ECS 面向开发员的柔性 | 第140-142页 |
·FAOP/ECS 的体系结构 | 第142-144页 |
·实现FAOP/ECS 的关键技术 | 第144-153页 |
·柔性报表技术 | 第144-146页 |
·柔性信息发布技术 | 第146-149页 |
·数据柔性技术 | 第149-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153-154页 |
结论 | 第154-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156-16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64-166页 |
致谢 | 第166-167页 |
作者简介 | 第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