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4页 |
·光纤水听器概述 | 第9-10页 |
·光纤水听器的种类 | 第10页 |
·干涉型光纤水听器的多路复用技术 | 第10-11页 |
·国内外光纤水听器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课题的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3页 |
·课题所完成工作 | 第13-14页 |
第2章 干涉型光纤水听器的理论基础 | 第14-24页 |
·光纤水听器单元工作机理 | 第14页 |
·光纤水听器探头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目标 | 第14-16页 |
·探头设计的基本原理与目标 | 第14-15页 |
·探头的基本指标 | 第15-16页 |
·光纤相位调制机理 | 第16-17页 |
·应力应变效应 | 第16-17页 |
·温度效应 | 第17页 |
·干涉型光纤水听器消偏振衰落原理 | 第17-21页 |
·消偏振衰落的主要技术方案 | 第17-18页 |
·法拉第旋转镜的消偏振衰落原理 | 第18-21页 |
·水听器阵列时分波分复用系统基本结构 | 第21-23页 |
·时分复用单元系统原理 | 第21-22页 |
·波分/解波分复用器的原理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干涉型光纤水听器检测方案原理及分析 | 第24-36页 |
·MACH-ZEHNDER双光束光纤干涉仪的基本原理 | 第24-25页 |
·相位载波(PGC)零差检测方案 | 第25-30页 |
·干涉信号检测方案概述 | 第25-26页 |
·PGC检测方案实现原理 | 第26-28页 |
·PGC检测方案模型的数学分析 | 第28-30页 |
·基于 MATLAB仿真实现 PGC解调 | 第30-35页 |
·FIR滤波器设计 | 第30-31页 |
·仿真结果 | 第3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模数混合解调方案的提出与电路设计 | 第36-60页 |
·模数混合解调方案的提出的理论基础 | 第36-40页 |
·采样频率的确定 | 第36-38页 |
·最低采样频率的分析 | 第38-39页 |
·模数混合解调方案的提出 | 第39-40页 |
·模拟电路的设计 | 第40-46页 |
·调制信号电路设计 | 第40-41页 |
·PIN检测电路 | 第41-42页 |
·移相电路的设计 | 第42-43页 |
·混频电路设计 | 第43-44页 |
·倍频电路设计 | 第44页 |
·低通电路设计 | 第44-46页 |
·数字电路的设计 | 第46-59页 |
·TMS320VC5402A软硬件设计 | 第46-55页 |
·A/D与 DSP接口设计 | 第55-57页 |
·D/A与 DSP接口设计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系统调试与测试结果 | 第60-65页 |
·试验性 PGC解调系统 | 第60页 |
·系统试验结果 | 第60-61页 |
·调试中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 第61-64页 |
·电源和地线的处理 | 第62页 |
·相位一致问题的讨论 | 第62-63页 |
·SPI工作模式的调试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PGC解调各方案的不足及其改进措施 | 第65-70页 |
·模数混合 PGC解调方案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 第65-66页 |
·模拟器件的温度漂移对 PGC解调的影响 | 第65-66页 |
·A/D的精度要求太高 | 第66页 |
·PGC全数字解调的优缺点 | 第66-68页 |
·PGC全模拟解调的优缺点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