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临床研究 | 第13-37页 |
| 1. 资料与方法 | 第13-17页 |
| ·研究对象 | 第13-17页 |
| ·输卵管炎性不孕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第13-15页 |
| ·输卵管炎性不孕的诊断标准 | 第13页 |
|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第13-15页 |
| ·瘀滞症的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 ·各辨证分型诊断标准 | 第14-15页 |
|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第15页 |
| ·阳虚质的判定标准 | 第15页 |
| ·健康育龄女性的诊断标准 | 第15-16页 |
| ·纳入标准 | 第16页 |
| ·排除标准 | 第16页 |
| ·剔除标准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2. 临床观察 | 第17-19页 |
| ·观察指标 | 第17-18页 |
| ·子宫、卵巢动脉血流 | 第17-18页 |
| ·相关临床症状 | 第18页 |
| ·输卵管通畅情况 | 第18页 |
| ·妊娠情况 | 第18页 |
| ·阳虚质转化分数 | 第18页 |
| ·不良反应 | 第18页 |
| ·疗效评定标准 | 第18-19页 |
|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第18页 |
|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第18-19页 |
| 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第19页 |
| ·资料的整理 | 第19页 |
| ·统计学方法 | 第19页 |
| 4. 结果 | 第19-30页 |
| ·一般资料 | 第19-22页 |
| ·阳虚质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和健康育龄女性的年龄分布及平均年龄比较 | 第19-20页 |
| ·阳虚质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的一般资料 | 第20-22页 |
| ·年龄分布 | 第20页 |
| ·病程分布 | 第20-21页 |
| ·孕产史情况 | 第21页 |
| ·输卵管情况 | 第21页 |
| ·手术史情况 | 第21-22页 |
| ·治疗前阳虚质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和健康育龄女性子宫动脉血流比较 | 第22页 |
| ·治疗前阳虚质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和健康育龄女性卵巢动脉血流比较 | 第22-23页 |
| ·阳虚质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的治疗结果 | 第23-30页 |
| ·综合疗效 | 第23-24页 |
| ·中医证候疗效 | 第24-26页 |
| ·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血流比较 | 第26-27页 |
| ·治疗前后卵巢动脉血流比较 | 第27-28页 |
| ·治疗前后阳虚质转化分数比较 | 第28页 |
| ·疗效与输卵管病变情况的关系 | 第28-29页 |
| ·疗效与手术史的关系 | 第29页 |
| ·安全性观察 | 第29-30页 |
| 5. 讨论 | 第30-36页 |
| ·阳虚质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的子宫卵巢动脉血流表现为低灌注高阻抗状态 | 第30-31页 |
| ·接绪疗法能有效改善阳虚质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的阳虚质状态,通过增加子宫卵巢动脉的血流灌注、减少其血管阻力体现补虚化瘀的功效 | 第31-35页 |
| ·因虚致瘀、虚瘀互结是阳虚质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主要病机 | 第31-33页 |
| ·接绪疗法分析 | 第33页 |
| ·接绪疗法能有效改善阳虚质状态及子宫卵巢动脉血流灌注 | 第33-35页 |
| ·预防 | 第35-36页 |
| 6. 结论 | 第36页 |
| ·阳虚质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的子宫卵巢动脉血流表现为低灌注高阻抗状态 | 第36页 |
| ·接绪疗法能有效改善阳虚质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的阳虚质状态,通过增加子宫卵巢动脉的血流灌注、减少其血管阻力体现补虚化瘀的功效 | 第36页 |
| 7. 问题与展望 | 第36-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附件: 综述 | 第40-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