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板栗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16页 |
| ·踏查法 | 第10页 |
| ·标准地调查法 | 第10-11页 |
| ·标本采集与鉴定 | 第11页 |
| ·寄生性天敌调查 | 第11-12页 |
| ·卵和蛹寄生性天敌调查 | 第11-12页 |
| ·幼虫和成虫寄生天敌调查 | 第12页 |
| ·捕食性天敌调查 | 第12页 |
| ·主要病虫害生物学习性研究 | 第12页 |
| ·病害 | 第12页 |
| ·害虫 | 第12页 |
| ·板栗病虫害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第12-13页 |
| ·栽培条件与栗园病虫害发生的关系 | 第13页 |
| ·农业防治试验方案 | 第13页 |
| ·种植方式 | 第13页 |
| ·中耕除草 | 第13页 |
| ·翻耕培土 | 第13页 |
| ·合理施肥 | 第13页 |
| ·采收时间 | 第13页 |
| ·修剪 | 第13页 |
| ·疏枝清园 | 第13页 |
| ·生物防治试验方案 | 第13-14页 |
| ·自然界天敌的控制作用调查 | 第13页 |
| ·生物制剂的防治试验 | 第13-14页 |
| ·化学防治试验方案 | 第14-15页 |
| ·主要病虫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 第14页 |
| ·化学防治适期的研究 | 第14页 |
| ·新农药的防治板栗病虫害效果试验 | 第14-15页 |
| ·施药技术的改进 | 第15-1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6-49页 |
| ·信阳板栗病虫害种类及分布 | 第16-27页 |
| ·板栗害虫名录 | 第16-26页 |
| ·板栗病害名录 | 第26-27页 |
| ·主要病虫害危害情况 | 第27-29页 |
| ·果实害虫危害情况 | 第27-28页 |
| ·食叶害虫危害情况 | 第28页 |
| ·板栗病害 | 第28-29页 |
| ·板栗病虫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 第29页 |
| ·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 第29页 |
| ·与林分条件及板栗品种的关系 | 第29页 |
| ·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第29页 |
| ·寄生性天敌昆虫种类及寄主 | 第29-32页 |
| ·捕食性天敌 | 第32-33页 |
| ·寄生细菌 | 第33页 |
| ·寄生真菌 | 第33页 |
| ·信阳板栗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 | 第33-39页 |
| ·栗实象 | 第33页 |
| ·剪枝栗实象 | 第33-34页 |
| ·桃蛀螟 | 第34页 |
| ·苹掌舟蛾 | 第34-35页 |
| ·黄刺蛾 | 第35页 |
| ·舞毒蛾 | 第35-36页 |
| ·天幕毛虫 | 第36页 |
| ·淡娇异蝽 | 第36-37页 |
| ·铜绿丽金龟 | 第37页 |
| ·针叶小爪螨 | 第37页 |
| ·栗瘿蜂 | 第37-38页 |
| ·栗绛蚧 | 第38-39页 |
| ·栗透翅蛾 | 第39页 |
| ·板栗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 | 第39-42页 |
| ·栗炭疽病 | 第39-40页 |
| ·板栗叶斑病 | 第40页 |
| ·栗白粉病 | 第40页 |
| ·栗干枯病 | 第40-41页 |
| ·板栗膏药病 | 第41页 |
| ·栗疫病 | 第41页 |
| ·栗枝枯病 | 第41-42页 |
| ·板栗空蓬病 | 第42页 |
| ·板栗主要虫害单项防治技术要点 | 第42-47页 |
| ·栗实象 | 第42-43页 |
| ·剪枝栗实象 | 第43页 |
| ·桃蛀螟 | 第43页 |
| ·苹掌舟蛾 | 第43-44页 |
| ·黄刺蛾 | 第44页 |
| ·舞毒蛾 | 第44页 |
| ·天幕毛虫 | 第44-45页 |
| ·淡娇异蝽 | 第45页 |
| ·铜绿丽金龟 | 第45页 |
| ·针叶小爪螨 | 第45-46页 |
| ·栗瘿蜂 | 第46页 |
| ·栗绛蚧 | 第46-47页 |
| ·栗透翅蛾 | 第47页 |
| ·板栗主要病害单项防治技术要点 | 第47-49页 |
| ·栗炭疽病 | 第47页 |
| ·板栗叶斑病 | 第47页 |
| ·栗白粉病 | 第47-48页 |
| ·栗干枯病 | 第48页 |
| ·板栗膏药病 | 第48页 |
| ·栗疫病 | 第48页 |
| ·栗枝枯病 | 第48页 |
| ·板栗空蓬病 | 第48-49页 |
| 3 板栗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模式 | 第49-55页 |
| ·植物检疫 | 第49页 |
| ·农业防治 | 第49-51页 |
| ·种植优质丰产抗害品种 | 第49-50页 |
| ·及时、合理修剪 | 第50页 |
| ·翻树盘或深耕 | 第50页 |
|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御病虫的能力 | 第50页 |
| ·人工捕虫、防病 | 第50-51页 |
| ·及时拾取落地虫果,清除枯枝落叶 | 第51页 |
| ·物理防治 | 第51-52页 |
| ·超声处理 | 第51页 |
| ·冷冻储藏和封装 | 第51页 |
| ·灯光诱杀 | 第51-52页 |
| ·温水浸种 | 第52页 |
| ·生物防治 | 第52-53页 |
| ·利用天敌 | 第52-53页 |
| ·保护和招引天敌 | 第53页 |
| ·鸟类的招引利用 | 第53页 |
| ·化学防治 | 第53-55页 |
| ·明确防治对象,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 | 第54页 |
| ·确定用药时期和施药方法 | 第54页 |
| ·交替用药,避免病虫产生抗药性 | 第54页 |
| ·混用农药,病虫兼治 | 第54-55页 |
| 4 讨论 | 第55-56页 |
| ·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 第55页 |
| ·板栗病虫害防治上提倡使用的农药 | 第55页 |
| ·允许限制使用的中等毒性农药 | 第55页 |
| ·软农药的应用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