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地理、土壤调查论文--中国土壤地理、土壤调查论文

红壤丘陵北部过渡带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以湖北省咸宁为例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引言第10-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23页
   ·土地利用(LU)与土地覆盖(LC)的概念第11页
   ·研究内容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研究进展第12-14页
     ·国外LUCC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LUCC研究现状第13-14页
   ·驱动力研究第14-19页
     ·统计学模型第15-17页
   (1) 主成分分析法第15页
   (2) 灰色关联度分析第15-16页
   (3) 逐步回归法第16页
   (4) 典型相关分析第16-17页
   (5) 偏相关分析第17页
     ·系统动力学模型第17-19页
   (1) 系统动力学(SD)模型的定义第17-18页
   (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第18-19页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第19-21页
     ·遥感技术(RS)第19-20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第20-21页
   ·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第21-23页
3 研究区概况第23-24页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4-27页
   ·实验准备第24页
   ·研究所用的资料与图件第24-25页
   ·研究内容第25-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5 土地利用变化信息获取第27-38页
   ·遥感图像预处理第27-33页
     ·遥感影像介绍第27页
     ·几何校正第27-28页
     ·投影变换第28页
     ·图像重采样第28-29页
     ·遥感图像波段组合方法第29-30页
     ·研究区影像增强第30-32页
     ·研究区提取第32-33页
   ·遥感图像的分类第33-38页
     ·分类系统的确立第33页
     ·分类方法选择第33-36页
     ·分类方法的应用第36-37页
     ·评价分类模板第37页
     ·分类结果精度分析第37-38页
6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第38-57页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第38-40页
   ·土地利用动态度第40-41页
   ·土地利用重心变化第41-42页
     ·林地重心变化第41页
     ·耕地重心变化第41-42页
     ·建设用地重心变化第42页
   ·不同地貌区的土地利用特征第42-45页
     ·不同地貌区划分第42页
     ·不同地貌区的数量特征第42-43页
     ·不同地貌区土地利用程度比较第43-45页
   ·基于土地利用的景观格局分析第45-57页
     ·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第48-49页
     ·景观类型变化特征第49-54页
   (1) 斑块大小特征第50-51页
   (2) 斑块形状特征第51-53页
   (3) 斑块边缘特征第53页
   (4) 斑块分布状况特征第53-54页
     ·基于不同分区的景观格局比较第54-57页
7 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第57-63页
   ·自然驱动因素第57-59页
     ·土壤样品采集、分析第57-58页
     ·地形特征分析第58-59页
     ·相关分析第59页
   ·人为驱动因素第59-63页
     ·统计数据整理第59-60页
     ·逐步回归分析第60-63页
8 结论与讨论第63-66页
   ·结论第63-64页
   ·讨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Web Service的中小型企业的ERP与电子商务系统的集成研究
下一篇:美国货币政策实施与传导机制的演进及其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