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23页 |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14页 |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第14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土壤微生物与腐殖质关系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土壤微生物学相关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3-27页 |
·供试材料 | 第23页 |
·供试土壤 | 第23页 |
·供试有机物料 | 第23页 |
·细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 | 第23页 |
·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 | 第23页 |
·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 | 第23-24页 |
·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 | 第24页 |
·腐殖质组分的分析测定方法 | 第24页 |
·水溶性物质(WSS)提取方法 | 第24页 |
·腐殖物质总量(HE)提取方法 | 第24页 |
·胡敏酸(HA)、富里酸(FA)提取方法 | 第24页 |
·其它土壤基本性质的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试验设计 | 第25-27页 |
·玉米秸秆培养试验 | 第25页 |
·单一菌种培养试验 | 第25-26页 |
·常规培养试验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供试黑钙土的微生物种类组成特征 | 第27-47页 |
·供试黑钙土的细菌 | 第27-38页 |
·鉴定结果及种的鉴别特征 | 第27-36页 |
·细菌的数量组成 | 第36-38页 |
·供试黑钙土的放线菌 | 第38-41页 |
·鉴定结果及种的鉴别特征 | 第38-40页 |
·放线菌的数量组成 | 第40-41页 |
·供试黑钙土的真菌 | 第41-45页 |
·鉴定结果及种的鉴别特征 | 第41-44页 |
·真菌的数量组成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玉米秸秆对土壤微生物学性质及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 第47-59页 |
·玉米秸秆对土壤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第47-51页 |
·玉米秸秆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47-49页 |
·玉米秸秆对细菌与真菌数量比(B/F)的影响 | 第49页 |
·玉米秸秆对微生物种群丰富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玉米秸秆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51-54页 |
·玉米秸秆对土壤TC、HA、FA、WSS的影响 | 第54-55页 |
·微生物种类与腐殖质组分的对应分析 | 第55-58页 |
·加玉米秸秆条件下微生物种类与 TC、HA、FA、WSS数量的对应分析 | 第55-57页 |
·不加玉米秸秆条件下微生物种类与 TC、HA、FA、WSS数量的对应分析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微生物优势种在腐殖质形成与转化中的作用 | 第59-90页 |
·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腐殖质形成与转化中的作用 | 第61-71页 |
·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形成HA、FA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61-63页 |
·15℃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HA、FA形成与转化中的作用 | 第63-65页 |
·15℃变温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HA、FA形成与转化中的作用 | 第65-66页 |
·25℃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HA、FA形成与转化中的作用 | 第66-67页 |
·30℃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HA、FA形成与转化中的作用 | 第67-69页 |
·不同温度对微生物优势种HA/ FA的影响 | 第69-70页 |
·不同温度对微生物优势种 HE的影响 | 第70-71页 |
·不同水分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腐殖质形成与转化中的作用 | 第71-80页 |
·不同含水量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形成HA、FA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72-74页 |
·30%含水量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 HA、FA形成与转化中的作用 | 第74-76页 |
·15%含水量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 HA、FA形成与转化中的作用 | 第76-77页 |
·干湿交替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HA、FA形成与转化中的作用 | 第77-78页 |
·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微生物优势种HA/ FA的影响 | 第78页 |
·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微生物优势种 HE的影响 | 第78-80页 |
·不同氧浓度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腐殖质形成与转化中作用 | 第80-88页 |
·不同氧浓度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群形成HA、FA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80-82页 |
·35%O_2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 FA、HA形成中的作用 | 第82-84页 |
·12%O_2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 FA、HA形成中的作用 | 第84-85页 |
·3%O_2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FA、HA形成中的作用 | 第85-86页 |
·21%O_2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优势种在 FA、HA形成中的作用 | 第86-87页 |
·不同氧浓度对微生物优势种HA/ FA的影响 | 第87页 |
·不同氧浓度对微生物优势种 HE的影响 | 第87-88页 |
·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六章 不同温度对微生物及腐殖质转化的影响 | 第90-121页 |
·不同温度对微生物数量及种群丰富度的影响 | 第90-92页 |
·不同温度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90-91页 |
·不同温度对种群丰富度的影响 | 第91-92页 |
·不同温度对微生物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92-100页 |
·25℃培养对微生物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92-94页 |
·30℃培养对微生物的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94-96页 |
·15℃培养对微生物的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96-97页 |
·15℃变温培养对微生物的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97-100页 |
·不同温度对土壤HA、FA转化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不同温度对土壤 HA转化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不同温度对土壤 FA转化的影响 | 第101页 |
·不同培养温度下土壤 FA、HA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101-102页 |
·不同温度对HA/FA比值的影响 | 第102页 |
·不同温度对 HE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不同温度培养条件下微生物WSS、FA、HA的对应分析 | 第103-120页 |
·15℃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与WSS、FA、HA的对应分析 | 第103-107页 |
·15℃变温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与WSS、FA、HA的对应分析 | 第107-111页 |
·25℃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与WSS、FA、HA的对应分析 | 第111-115页 |
·30℃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与WSS、FA、HA的对应分析 | 第115-120页 |
·小结 | 第120-121页 |
第七章 不同水分条件对微生物及腐殖质转化的影响 | 第121-145页 |
·不同含水量对微生物数量及丰富度的影响 | 第121-123页 |
·不同含水量对微生物数量 | 第121-122页 |
·不同含水量对微生物丰富度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不同含水量对微生物的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123-127页 |
·30%含水量对微生物的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15%含水量对微生物的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124-126页 |
·干湿交替对微生物的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126-127页 |
·不同含水量对土壤HA、FA的影响 | 第127-130页 |
·不同含水量对土壤HA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不同含水量培对土壤 FA的影响 | 第128页 |
·不同含水量培养条件下HA、FA、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128-129页 |
·不同含水量对HA/FA的影响 | 第129-130页 |
·不同含水量对HE的影响 | 第130页 |
·不同含水量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与HA、FA、WSS的对应分析 | 第130-143页 |
·干湿交替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与HA、FA、WSS的对应分析 | 第130-135页 |
·30%含水量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与HA、PA、WSS的对应分析 | 第135-139页 |
·15%含水量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与HA、FA、WSS的对应分析 | 第139-143页 |
·小结 | 第143-145页 |
第八章 不同氧浓度对微生物及腐殖质转化的影响 | 第145-164页 |
·不同氧浓度对微生物数量及丰富度的影响 | 第145-147页 |
·不同氧浓度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145-146页 |
·不同氧浓度对微生物丰富度的影响 | 第146-147页 |
·不同氧浓度对微生物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147-151页 |
·3%氧浓度对微生物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147-148页 |
·12%氧浓度对微生物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148-150页 |
·35%氧浓度对微生物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150-151页 |
·不同氧浓度对土壤HA、FA变化的影响 | 第151-154页 |
·不同氧浓度对土壤HA的影响 | 第151-152页 |
·不同氧浓度培养对土壤 FA的影响 | 第152页 |
·不同氧浓度培养条件下土壤 FA、HA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152-153页 |
·不同氧浓度对土壤HA/ FA的影响 | 第153页 |
·不同氧浓度对土壤 HE的影响 | 第153-154页 |
·不同氧浓度条件下微生物与HA、FA的对应分析 | 第154-163页 |
·3%氧条件下微生物与土壤 HA、FA、的对应分析 | 第154-157页 |
·12%氧条件下微生物与土壤 HA、FA的对应分析 | 第157-159页 |
·35%氧条件下微生物与土壤 HA、FA的对应分析 | 第159-163页 |
·小结 | 第163-164页 |
第九章 不同CO_2浓度对微生物及腐殖质转化的影响 | 第164-174页 |
·不同CO_2浓度对微生物数量、种群丰富的影响 | 第164-165页 |
·不同CO_2浓度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 第164页 |
·不同CO_2浓度对微生物丰富度的影响 | 第164-165页 |
·不同CO_2浓度对微生物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165-168页 |
·5%CO_2浓度对微生物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165-166页 |
·0.03%CO_2浓度对微生物种群更替的影响 | 第166-168页 |
·不同CO_2浓度对土壤FA、HA的影响 | 第168-170页 |
·不同CO_2浓度对土壤 FA的影响 | 第168-169页 |
·不同CO_2浓度对土壤 HA的影响 | 第169页 |
·不同CO_2浓度培养条件下FA、HA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 第169页 |
·不同CO_2浓度对土壤HA/FA的影响 | 第169-170页 |
·不同CO_2浓度对土壤 HE的影响 | 第170页 |
·不同CO_2浓度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与TC、FA、HA、WSS的对应分析 | 第170-173页 |
·5%CO_2浓度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与TC、FA、HA、WSS的对应分析 | 第170-172页 |
·0.03%CO_2浓度培养条件下微生物与TC、FA、HA、WSS的对应分析 | 第172-173页 |
·小结 | 第173-174页 |
第十章 结论 | 第174-176页 |
参考文献 | 第176-181页 |
致谢 | 第1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