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仪器的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
| 独创性说明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9-12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2 虚拟仪器基本知识 | 第12-15页 |
| ·虚拟仪器基本概念 | 第12页 |
| ·虚拟仪器构成 | 第12-13页 |
| ·虚拟仪器发展方向 | 第13-15页 |
| 3 热电偶基本知识 | 第15-21页 |
| ·概述 | 第15-17页 |
| ·热电偶基本概念 | 第15页 |
| ·热电偶测温原理 | 第15-17页 |
| ·热电偶的分类及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 | 第17-19页 |
| ·热电偶的分类 | 第17-18页 |
| ·热电偶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 | 第18-19页 |
| ·热电偶的检定 | 第19-21页 |
| ·1990年国际温标(ITS-90) | 第19页 |
| ·量值传递 | 第19-20页 |
| ·标准热电偶的检定方法 | 第20-21页 |
| 4 基于虚拟仪器的热电偶自动检定系统的整机设计 | 第21-26页 |
|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1-22页 |
| ·炉温控制系统设计 | 第22-23页 |
|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第23-24页 |
| ·数据采集原理 | 第23-24页 |
| ·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 | 第24页 |
| ·上位机监控系统设计 | 第24-26页 |
| 5 检定系统的硬件配置 | 第26-32页 |
| ·JKH-C2型可控硅移相触发器/调压器 | 第26-27页 |
| ·产品简介 | 第26页 |
| ·接线端子 | 第26-27页 |
| ·接线方法 | 第27页 |
| ·DAQ系统设计 | 第27-30页 |
| ·信号调理卡 | 第28页 |
| ·数据采集卡 | 第28-29页 |
| ·DAQ硬件配置 | 第29-30页 |
| ·添加 DAQ通道名称控件 | 第30页 |
| ·上位 PC机的硬件配置 | 第30-31页 |
| ·其他检定设备 | 第31-32页 |
| ·检定炉 | 第31页 |
| ·零点恒温器 | 第31-32页 |
| 6 检定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 | 第32-46页 |
| ·软件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32-33页 |
| ·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简介 | 第33页 |
| ·软件设计 | 第33-46页 |
| ·初始设置子 VI | 第33-35页 |
| ·预警系统子 VI | 第35-36页 |
| ·时间设置子 VI | 第36-39页 |
| ·误差曲线子 VI | 第39-40页 |
| ·检定过程子 VI | 第40-42页 |
| ·温度曲线子 VI | 第42-43页 |
| ·修正曲线子 VI | 第43-44页 |
| ·数据记录子 VI | 第44-45页 |
| ·总系统 VI | 第45-46页 |
| 结论 | 第46-47页 |
| 附录 A 总系统前面板窗口 | 第47-48页 |
| 附录 B 总系统框图数据流编程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