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有效性的数量研究
独创声明 | 第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摘 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0 绪论 | 第8-1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页 |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14-16页 |
1 有关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的理论和实践 | 第16-22页 |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概述 | 第16-17页 |
·西方主流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理论回顾 | 第17-19页 |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的历史实践 | 第19-22页 |
2 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第22-48页 |
·变量和数据说明 | 第22页 |
·可测性分析 | 第22-24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24-39页 |
·技术方法探析——协整和向量自回归 | 第24-26页 |
·货币供应量与币值稳定间相关性的协整检验 | 第26-29页 |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间相关性的协整检验 | 第29-30页 |
·基于向量自回归的货币政策短期动态效应和时滞分析 | 第30-38页 |
·相关性小结 | 第38-39页 |
·可控性分析 | 第39-46页 |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 | 第39-40页 |
·技术方法探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0-42页 |
·货币供应量与GDP 间因果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 第42-43页 |
·货币供应量与进出口间因果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 第43-46页 |
·货币供应量与投资、物价间的因果关系结论 | 第46页 |
·可控性小结 | 第46页 |
·本章结论 | 第46-48页 |
3 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取向的探讨 | 第48-59页 |
·通货膨胀率目标制在我国的局限性分析 | 第48-50页 |
·我国实行利率目标制的必然性分析 | 第50-51页 |
·泰勒规则的理论及实践 | 第51-53页 |
·泰勒规则在我国的适用性检验 | 第53-57页 |
·实行利率目标制的前提条件 | 第57-59页 |
4 结束语 | 第59-60页 |
附表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