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潜在业主为本的住宅小区开发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导论 | 第10-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论文的构架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住宅小区开发概述 | 第12-20页 |
·住宅小区和潜在业主概念的界定 | 第12页 |
·住宅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第12-16页 |
·住宅产权理论 | 第13页 |
·住宅供求理论 | 第13-14页 |
·住宅价格构成理论 | 第14-15页 |
·住宅区位理论 | 第15页 |
·城市化理论 | 第15-16页 |
·以人为本的住宅建设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我国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20页 |
3. 住宅小区的潜在业主需求分类 | 第20-32页 |
·按照社会经济特征的潜在业主需求分类 | 第20-22页 |
·别墅 | 第20-21页 |
·高档住宅 | 第21页 |
·经济适用房 | 第21-22页 |
·廉租房 | 第22页 |
·按照人口统计特征的潜在业主需求分类 | 第22-24页 |
·单身公寓 | 第22-23页 |
·三口之家 | 第23页 |
·三代同堂住宅 | 第23-24页 |
·老年住宅 | 第24页 |
·按照地理特征的潜在业主需求分类 | 第24-25页 |
·按照购买动机的潜在业主需求分类 | 第25-28页 |
·自住性住宅 | 第26页 |
·投资性住宅 | 第26页 |
·分时度假住宅 | 第26-27页 |
·产权式酒店和旅游住宅 | 第27-28页 |
·酒店式公寓或SOHO型住宅 | 第28页 |
·按照心理趋势的潜在业主需求分类 | 第28-32页 |
·健康型住宅 | 第29-30页 |
·生态型住宅 | 第30页 |
·生态文化型住宅 | 第30-32页 |
4. 以潜在业主为本的住宅小区开发模式 | 第32-48页 |
·我国房地产公司开发一般模式 | 第32-34页 |
·房屋开发模式 | 第32-33页 |
·土地开发模式 | 第33页 |
·房地产混合开发的模式 | 第33-34页 |
·住宅小区开发创新模式 | 第34-37页 |
·发展专业化公司动态联盟的开发模式 | 第34-35页 |
·房地产公司要从开发模式向投资模式转变 | 第35-36页 |
·房地产开发新模式实施意义 | 第36-37页 |
·以潜在业主为本新模式 | 第37-48页 |
·市场调研 | 第37-40页 |
·客户分类 | 第40-41页 |
·产品开发 | 第41-44页 |
·组织构架 | 第44-46页 |
·客户服务 | 第46-47页 |
·开发模式的完善 | 第47-48页 |
5.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8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作的科研工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