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0-12页 |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私募股权基金的基本理论 | 第15-28页 |
·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 | 第15-16页 |
·信息不对称与私募股权基金 | 第16-23页 |
·信息不对称 | 第16-17页 |
·委托代理问题 | 第17-23页 |
·运作流程 | 第23-28页 |
·私募股权基金的筹资 | 第23-24页 |
·项目源搜寻 | 第24页 |
·项目选择 | 第24-25页 |
·投资决策 | 第25页 |
·投资管理 | 第25页 |
·投资退出 | 第25-28页 |
第3章 中美私募股权基金融资渠道分析 | 第28-42页 |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现状 | 第28-34页 |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规模及特点 | 第28-30页 |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 | 第30-34页 |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融资现状 | 第34-38页 |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规模及特点 | 第34-36页 |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 | 第36-38页 |
·中美私募股权基金融资渠道比较 | 第38-40页 |
·资本总量差异 | 第38-39页 |
·资本来源差异 | 第39页 |
·法律法规差异 | 第39-40页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政府资金占比高 | 第40页 |
·机构投资者受到限制 | 第40页 |
·外资私募股权基金强势 | 第40页 |
·个人投资者对PE认可度不高 | 第40-42页 |
第4章 中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运作分析 | 第42-53页 |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运作分析 | 第42-45页 |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运作分析 | 第45-49页 |
·中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运作的比较 | 第49-51页 |
·组织形式 | 第49-50页 |
·投资策略 | 第50-51页 |
·激励约束机制 | 第51页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51-53页 |
·投资行业易受国家政策影响 | 第51-52页 |
·职业经理人道德风险大 | 第52页 |
·中资私募股权基金资金实力小 | 第52-53页 |
第5章 中美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渠道分析 | 第53-64页 |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现状分析 | 第53-56页 |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现状分析 | 第56-58页 |
·中美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渠道的比较分析 | 第58-61页 |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差异 | 第58-60页 |
·并购退出比例的差异 | 第60-61页 |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退出渠道存在的问题 | 第61-64页 |
·退出方式单一 | 第61页 |
·上市条件苛刻 | 第61-62页 |
·创业板存在较多问题 | 第62页 |
·场外市场不发达 | 第62-64页 |
第6章 政策与建议 | 第64-68页 |
·拓宽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 | 第64-66页 |
·扩大养老金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比例 | 第64页 |
·适当提高保险公司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比例 | 第64-65页 |
·吸引民间资本 | 第65-66页 |
·大力发展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 | 第66页 |
·完善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机制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