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第1-24页 |
·我国污泥概况 | 第13-16页 |
·我国的污泥产量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4-16页 |
·国内外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基于代谢解偶联技术的污泥减量技术 | 第17-21页 |
·代谢解偶联技术的原理 | 第17-19页 |
·代谢解偶联技术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19-20页 |
·代谢解偶联技术用于剩余污泥减量化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 | 第20-21页 |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意义 | 第21-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课题意义 | 第23-24页 |
第2章 化学解偶联剂的筛选 | 第24-30页 |
·前言 | 第2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25-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五种解偶联剂对污泥表观增长系数和基质去除率的影响 | 第26-28页 |
·筛选优良解偶联剂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第3章 SBR工艺中解偶联剂的最佳浓度及其动态影响实验 | 第30-36页 |
·前言 | 第30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31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5页 |
·解偶联剂最佳浓度的确定 | 第31-32页 |
·解偶联剂对污泥增长和COD去除的动态分析 | 第32-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第4章 解偶联剂对污泥性能的长期影响 | 第36-42页 |
·前言 | 第36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36-3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7-41页 |
·丙二酸和TCP对SBR系统效能和污泥沉降性能的长期影响 | 第37-40页 |
·经济效益核算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第5章 解偶联剂对污泥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 第42-53页 |
·前言 | 第42-45页 |
·多聚酶联反应(PCR)技术 | 第42-43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 | 第43-45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1页 |
·镜检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活性污泥样品总DNA提取结果 | 第48-49页 |
·总DNA的PCR扩增结果 | 第49页 |
·PCR+DGGE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第6章 总结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建议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