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早寒武世层序岩相古地理研究
第1章 引言 | 第1-11页 |
·研究现状 | 第6-9页 |
·层序地层的研究现状 | 第6-7页 |
·山东省寒武系的研究现状 | 第7-9页 |
·论文选题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论文工作量 | 第10-11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1-19页 |
·基底特征 | 第11-12页 |
·板块演化阶段 | 第12-14页 |
·裂陷阶段(中、新元古代) | 第12页 |
·差异性升降阶段(古生代) | 第12-14页 |
·地层 | 第14-19页 |
·地层划分 | 第14-15页 |
·地层概述 | 第15-19页 |
第3章 沉积体系 | 第19-27页 |
·沉积体系类型 | 第19页 |
·沉积体系特征 | 第19-25页 |
·滨岸体系 | 第20-21页 |
·潮坪体系 | 第21-25页 |
·沉积模式 | 第25-27页 |
第4章 层序地层 | 第27-49页 |
·层序界面特征及类型 | 第27-30页 |
·层序界面特征 | 第27-30页 |
·层序界面类型 | 第30页 |
·准层序及准层序组特征 | 第30-32页 |
·体系域及其特征 | 第32-33页 |
·层序划分 | 第33-36页 |
·层序划分标志 | 第33-35页 |
·层序划分方案 | 第35-36页 |
·层序特征 | 第36-39页 |
·层序对比 | 第39-45页 |
·层序地层格架 | 第45-46页 |
·层序的控制因素讨论 | 第46-49页 |
·海平面变化 | 第46-47页 |
·构造控制 | 第47页 |
·气候控制 | 第47-49页 |
第5章 层序岩相古地理 | 第49-64页 |
·编图思路及成图单元选择 | 第49-51页 |
·编图单元选择和表示方法 | 第50-51页 |
·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 第51-53页 |
·海侵方向探讨 | 第53-64页 |
·岩相古地理展布 | 第53-54页 |
·沉积—构造特征 | 第54-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图版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