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CT图像的逆向造型技术研究与算法实现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 | 第11-15页 |
·逆向工程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工业CT技术概述 | 第12-15页 |
·关键技术研究情况 | 第15-17页 |
·曲线曲面重构现状 | 第15-16页 |
·曲线自相交研究情况 | 第16-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本文的主要任务 | 第17页 |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工业CT图像处理 | 第19-31页 |
·引言 | 第19页 |
·工业CT图像增强 | 第19-21页 |
·灰度直方图 | 第19-20页 |
·灰度线性变换 | 第20页 |
·灰度非线性变换 | 第20-21页 |
·工业CT图像去噪 | 第21-25页 |
·Gaussian滤波 | 第21-22页 |
·中值滤波 | 第22-23页 |
·小波去噪 | 第23-25页 |
·工业CT图像分割 | 第25-27页 |
·二值化分割 | 第26页 |
·基于边缘检测的区域分割 | 第26-27页 |
·工业CT点云处理 | 第27-30页 |
·点云轮廓追踪 | 第27-28页 |
·点云数据分段识别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工业CT图像截面几何轮廓重构算法研究 | 第31-54页 |
·引言 | 第31页 |
·工业CT截面数据特征 | 第31-33页 |
·基于切片的层特性 | 第31页 |
·基于特征的扫描 | 第31-32页 |
·点云数据曲率信息 | 第32-33页 |
·小波多尺度理论 | 第33-37页 |
·傅里叶变换 | 第33-34页 |
·小波变换 | 第34-36页 |
·离散小波变换 | 第36-37页 |
·小波变换相关性 | 第37页 |
·B样条曲线理论 | 第37-46页 |
·B样条基函数 | 第37-39页 |
·三次B样条曲线 | 第39-40页 |
·B样条曲线性质 | 第40-41页 |
·B样条曲线自相交分析 | 第41-46页 |
·几何轮廓重构算法 | 第46-53页 |
·直线拟合 | 第46-47页 |
·圆(弧)拟合 | 第47-48页 |
·椭圆(弧)拟合 | 第48-50页 |
·基线自适应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 | 第50-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4章 工业CT图像曲面重构 | 第54-61页 |
·引言 | 第54页 |
·二元三次B样条曲面重构 | 第54-56页 |
·张量积型B样条曲面 | 第54页 |
·曲面数据点参数化 | 第54-55页 |
·节点向量确定 | 第55页 |
·计算控制点 | 第55-56页 |
·二元三次B样条曲面光滑 | 第56页 |
·曲面片的拼接 | 第56-59页 |
·位置连续(G0连续) | 第57-58页 |
·切线方向连续(G1连续) | 第58页 |
·曲率连续(G2连续)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系统实现与实例验证 | 第61-68页 |
·系统开发背景与工具 | 第61-62页 |
·系统开发背景 | 第61-62页 |
·开发环境 | 第62页 |
·系统架构 | 第62-63页 |
·系统功能界面 | 第63-68页 |
·系统主界面 | 第63-64页 |
·图像预处理功能 | 第64页 |
·文件管理功能 | 第64-65页 |
·轮廓操作功能 | 第65-66页 |
·工程管理功能 | 第66页 |
·其他功能介绍 | 第66-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