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两岸地面沉降综合监测方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8-14页 |
·引言 | 第8页 |
·海河两岸的地质构造 | 第8-9页 |
·地面沉降造成的危害 | 第9-10页 |
·地面沉降成因分析 | 第10-12页 |
·地面沉降的地质原因 | 第10-11页 |
·地面沉降的人为原因 | 第11-12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海河两岸地面沉降的水准监测 | 第14-22页 |
·海河两岸地面沉降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外地面沉降的研究现状 | 第14页 |
·海河两岸地面沉降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水准监测的工具及原理 | 第15-16页 |
·水准监测的工具和作用 | 第15-16页 |
·水准测量原理 | 第16页 |
·测量水准仪及施测 | 第16-18页 |
·数据对比与分析 | 第18-19页 |
·水准测量误差分析及减弱其误差的方法 | 第19-22页 |
·仪器误差 | 第19-20页 |
·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 | 第20-21页 |
·人为误差 | 第21-22页 |
第三章 GPS 技术应用于海河两岸的地面沉降监测 | 第22-38页 |
·GPS 观测原理 | 第22-30页 |
·GPS 定位技术的发展 | 第22-23页 |
·GPS 定位系统的组成 | 第23-24页 |
·GPS 测量坐标系统 | 第24页 |
·天球坐标系 | 第24-25页 |
·地球坐标系 | 第25-27页 |
·站心赤道直角坐标系与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 | 第27-28页 |
·WGS-84 坐标系与我国大地坐标系 | 第28-29页 |
·GPS 的时间参考系统 | 第29-30页 |
·GPS 定位原理 | 第30-31页 |
·海河两岸地面沉降的实时动态(RTK)监测方法 | 第31-35页 |
·RTK 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RTK 测量系统的设备配置 | 第32-33页 |
·监测点布置及施测 | 第33-34页 |
·数据对比分析 | 第34-35页 |
·RTK 定位的误差分析 | 第35-38页 |
·同测站有关的误差 | 第35-36页 |
·同距离有关的误差 | 第36-38页 |
第四章RTK 测量海河两岸地面沉降精度分析 | 第38-47页 |
·RTK定位的几项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 第38-41页 |
·整周模糊度的确定 | 第38页 |
·数据链通信传输 | 第38-40页 |
·RTK 测量中的一般要求 | 第40-41页 |
·RTK测量代替二等水准测量可行性分析 | 第41页 |
·测量时间对RTK精度影响 | 第41-47页 |
第五章海河两岸土体分层沉降监测 | 第47-51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47-48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48页 |
·土体分层沉降的监测方法 | 第48-49页 |
·传统监测方法 | 第48页 |
·磁环式分层沉降监测仪的应用 | 第48-49页 |
·土体分层沉降监测的数据分析 | 第49-51页 |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页 |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