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福高速公路文山下软弱围岩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 第1章 绪论 | 第1-12页 |
| ·双连拱隧道发展的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 第2章 文山下隧道工程简介 | 第12-20页 |
| ·工程概况 | 第12-13页 |
| ·自然特征 | 第12-13页 |
| ·主要技术标准 | 第13页 |
| ·工程设计说明 | 第13-15页 |
| ·隧道平纵断面 | 第13页 |
| ·隧道内净空 | 第13-14页 |
| ·隧道结构设计 | 第14-15页 |
| ·组织机构 | 第15-16页 |
| ·总体施工方案及施工进度安排 | 第16-20页 |
| ·总体施工方案 | 第16页 |
|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 第16-20页 |
| 第3章 中导洞及中隔墙施工 | 第20-28页 |
| ·中导洞开挖施工 | 第20-26页 |
| ·中导洞支护施工 | 第26页 |
| ·中隔墙施工 | 第26-28页 |
| 第4章 假拟洞门施工 | 第28-33页 |
| ·“假拟洞门”方案的提出 | 第28-29页 |
| ·“假拟洞门”的施工原理 | 第29-30页 |
| ·假拟洞门施工工序 | 第30-31页 |
| ·主要施工工艺与施工要点 | 第31-33页 |
| ·钢拱架施工槽开挖 | 第31页 |
| ·U型钢拱架架立 | 第31-32页 |
| ·模板及混凝土施工 | 第32页 |
| ·洞顶回填反压 | 第32页 |
| ·洞内预留土体开挖 | 第32页 |
| ·暗洞施工 | 第32-33页 |
| 第5章 左右主洞施工 | 第33-47页 |
| ·施工顺序的确定 | 第33页 |
| ·主洞开挖施工 | 第33-37页 |
| ·Ⅱ、Ⅲ类围岩偏压段开挖施工 | 第33-35页 |
| ·Ⅳ、Ⅴ类围岩段开挖施工 | 第35-36页 |
| ·施工注意事项 | 第36-37页 |
| ·支护结构及施工 | 第37-41页 |
| ·支护结构 | 第37页 |
| ·支护施工 | 第37-41页 |
| ·防排水施工 | 第41-44页 |
| ·防水层施工 | 第41-43页 |
| ·止水条、止水带施工 | 第43页 |
| ·排水盲管施工 | 第43-44页 |
| ·二次衬砌施工 | 第44-47页 |
| ·工艺流程 | 第44页 |
| ·施工方法 | 第44页 |
| ·施工要求 | 第44-47页 |
| 第6章 文山下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技术 | 第47-58页 |
| ·监控量测目的 | 第47页 |
| ·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 | 第47-48页 |
| ·现场监控量测项目 | 第47-48页 |
| ·测点布置图 | 第48页 |
| ·现场监控量测 | 第48-50页 |
| ·量测工作程序 | 第49页 |
| ·量测作业 | 第49-50页 |
| ·量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要求 | 第50页 |
| ·量测结果及简要分析 | 第50-57页 |
| ·地表沉降观测分析 | 第50-51页 |
| ·掌子面地质与支护状况观察 | 第51-52页 |
| ·洞内收敛量测 | 第52-57页 |
| ·监控量测结论 | 第57-58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简历 | 第64-65页 |
| 附图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