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创性声明 | 第1-5页 |
| 内容提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7-11页 |
| 一、研究概况与不足 | 第7-11页 |
| 二、选题动因及论文构思 | 第11页 |
| 第一章 秦汉爵制发展概况 | 第11-17页 |
| 第二章 秦汉赐爵方式述略 | 第17-27页 |
| 一、军功赐爵 | 第18-20页 |
| 二、事功赐爵 | 第20-23页 |
| 三、国家赐爵 | 第23-25页 |
| 四、以德赐爵 | 第25页 |
| 五、因亲封爵 | 第25-26页 |
| 六、尊贤继绝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简牍中所见获爵者的权益 | 第27-44页 |
| 一、政治权益 | 第28-37页 |
| 二、经济权益 | 第37-40页 |
| 三、法律权益 | 第40-44页 |
| 第四章 秦汉爵制对社会的作用与影响 | 第44-58页 |
| 一、有利于统治者夺取、巩固政权,促使国家迅速富强 | 第44-47页 |
| 二、推动了早期官僚制的产生与发展 | 第47-49页 |
| 三、它最终不利于官僚体制的发展 | 第49-51页 |
| 四、加速了人们社会地位的变动 | 第51-52页 |
| 五、是国家控制土地和编户民的有效手段 | 第52-55页 |
| 六、纳粟授爵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映 | 第55-56页 |
| 七、军功赐爵造成尚武功、好功利、不重礼仪的社会风气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