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行为特点及管理研究
前言 | 第1-9页 |
一、大学生行为的相关概念 | 第9-15页 |
(一) 行为及行为科学 | 第9-11页 |
1、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 第9-10页 |
2、行为科学 | 第10-11页 |
3、大学生行为及大学生行为学 | 第11页 |
(二) 大学生行为产生的机制 | 第11-13页 |
1、大学生的人格动力结构及其行为的产生 | 第11-12页 |
2、大学生的人格动力认识的误区 | 第12-13页 |
(三) 大学生行为研究的意义 | 第13-15页 |
二、大学生行为特点分析 | 第15-35页 |
(一) 大学生内潜行为的特点 | 第15-17页 |
1、大学生内潜行为的含义 | 第15页 |
2、大学生内潜行为的特点 | 第15-17页 |
(二) 大学生外现行为的特点 | 第17-31页 |
1、大学生外现行为的含义 | 第17页 |
2、大学生外现行为的特点 | 第17-31页 |
(三) 大学生行为总的特点 | 第31-33页 |
1、主体性 | 第31页 |
2、二重性 | 第31-32页 |
3、务实性 | 第32-33页 |
4、变动性 | 第33页 |
(四) 大学生行为特点的人格分析 | 第33-35页 |
三、大学生行为管理现状分析 | 第35-41页 |
(一) 大学生管理及大学生行为管理 | 第35-36页 |
1、大学生管理的含义 | 第35-36页 |
2、大学生行为管理的概念 | 第36页 |
(二) 大学生行为管理现状分析 | 第36-41页 |
1、大学生行为管理取得的成绩 | 第36-37页 |
2、大学生行为管理面临的挑战 | 第37-41页 |
四、大学生行为管理对策研究 | 第41-58页 |
(一) 大学生行为管理研究 | 第41-44页 |
1、大学生行为管理研究是时代的要求 | 第41页 |
2、学生行为管理的研究价值 | 第41-42页 |
3、大学生行为管理的特征 | 第42页 |
4、大学生行为管理的内容 | 第42-43页 |
5、大学生行为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 第43-44页 |
(二) 大学生行为管理的应用 | 第44-58页 |
1、大学生行为的激励与强化 | 第44-46页 |
2、大学生行为的调节 | 第46-47页 |
3、大学生行为的目标管理 | 第47-50页 |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第50-51页 |
5、大学生行为自我管理 | 第51-54页 |
6、网络时代大学生行为管理 | 第54-55页 |
7、构建优秀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行为管理 | 第55-58页 |
五、大学生行为管理的保障措施 | 第58-61页 |
(一) 加强高校大学生行为管理工作的领导 | 第58页 |
(二) 队伍建设 | 第58-60页 |
(三) 增加资金的投入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65-69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69-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
导师作者及简介 | 第75页 |